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 2025, Vol. 22 ›› Issue (08) : 783 -78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8.014

所属专题: 文献

综述

医工融合时代背景下培养超声复合型人才的探索
向茜, 朱笔挥, 杨裕佳, 王丽芸, 容逍, 邱逦()   
  1.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
  • 收稿日期:2025-07-01 出版日期:2025-08-01
  • 通信作者: 邱逦
  • 基金资助:
    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SSCU2024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2003)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ultrasound talents in the era of medicine-engineering integration

Qian Xiang, Bihui Zhu, Yujia Yang   

  • Received:2025-07-01 Published:2025-08-01
引用本文:

向茜, 朱笔挥, 杨裕佳, 王丽芸, 容逍, 邱逦. 医工融合时代背景下培养超声复合型人才的探索[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08): 783-786.

Qian Xiang, Bihui Zhu, Yujia Yang.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ultrasound talents in the era of medicine-engineering integration[J/O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 2025, 22(08): 783-786.

1
张小俊, 黄谦. 地方综合院校医工结合实践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J]. 高教学刊, 2024, 10(29): 46-54.
2
王思琪, 钟仁云, 陈昆涛. 医工融合视角下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教学模拟探索 [J]. 基础医学教育, 2024, 26(2): 158-163.
3
马涛.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 [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6: 1-3.
4
董跃福, 董万鹏, 张莹, 等. 医工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J]. 年轻人, 2019, 17(17): 11-12.
5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 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018-09-17)[2025-07-01].
6
白强. 美国名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基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考察 [J]. 教师教育学报, 2015, 2(3): 112-117.
7
Williams R, 刘瑞梓. 美国杜克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J]. 复旦教育论坛, 2008, (4): 94-96.
8
李丽, 胡婧, 马凯, 等. 新医工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9): 149-152.
9
乔宏志, 刘卓雅, 祖强, 等. 中医药高校学科交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模式探讨: 以医工结合教育为例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3(2): 129-134.
10
张解和, 张建英, 尚子茹. 医工结合背景下本科院校开设工科专业现状探析: 以国内80所医学院校为例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21): 7-8.
11
牛文鑫, 王乐军, 王静, 等. 医、工专业学生交叉类通识课程学习表现和教学评价的比较研究 [J]. 科教导刊, 2020, (30): 41-42.
12
薄雪峰, 韩小鹏, 全海英,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双培计划”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J]. 医学教育管理, 2021, 7(4): 373-376.
13
郭建如, 张涵露. 资源对综合性高校医工交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基于北京大学的案例研究 [J]. 高等教育研究, 2022, 43(6): 70-79.
14
刘雷, 曾丽艳. 智能医学: 数据与模型驱动的医工融合 [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3, 44(7): 1-8.
15
王丽芸, 向茜, 唐远姣, 等.“超声医学+材料学”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6(15): 186-190.
16
石光煜, 张雪松, 曲冰, 等.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25): 81-84.
17
付颖, 崔立刚, 江凌, 等. “课程思政”通过互动式教学融入超声医学实习课堂的探索与评价 [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 44(10): 1474-1477.
18
喻罡, 肖嘉莹, 黄忠朝, 等. 医工融合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建设: 以医学图像处理为例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 34(4): 422-424.
19
邵敏.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探索 [J].合肥学院学报, 2020, 37(4): 115-120.
20
谷士贤, 何培欣, 乔杰. 新时代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J].科教发展研究, 2022, 2(3): 19-34.
21
何青, 林林, 方向林.“三对接三融合三协同”培养医工结合新工科人才的探索 [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 (8): 55-57.
22
于新萍, 赵斌, 李彦杰, 等.生物技术专业“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J].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9): 134-137.
23
张飞, 陈琦, 李毛毛, 等.“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医工结合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 22(5): 385-388.
24
赵添羽, 郝利国, 彭瑶, 等.医工融合下“融合式教学”促进课程建设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 16(19): 92-96.
25
王莉, 林佳, 曹蕾. 基于生物信息学前沿课程的医工融合教学改革研究 [J]. 高教学刊, 2022, 8(18): 142-145.
26
胡旭麟, 王瑶, 彭超, 等. “医工交叉”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为例 [J]. 创新创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 7(7): 41-43.
27
朴雪, 耿伟, 郝杰. STEMM: 促进医工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J].继续医学教育, 2023, 37(1): 9-12.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