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Vol. 20 >Issue 08: 866 - 870
DOI: https://doi.org/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8.014
肥厚型心肌病猝死危险因素的影像学评估进展
Copy editor: 汪荣
收稿日期: 2022-07-13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1-22
版权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临床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患病率为1/500~1/200,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部分患者首发症状即为猝死。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HCM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HCM导致的猝死是年轻人和运动员发生SCD的首要原因。识别SCD危险因素,筛查潜在的高危患者,是HCM危险分层的重要内容。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指出SCD的危险因素的影像学指标包括最大室壁厚度、左心房大小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并推荐采用5年猝死评分对HCM患者SCD风险进行个体化分层评估。2017年《中国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采纳了2014年指南的HCM预测模型,并增加了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的轧延迟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作为预测指标。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在此基础上又新增了左心室心尖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pical aneurysm,LVAA)、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等影像学指标作为SCD危险因素。指南中关于上述危险因素的描述多较为简略,并且近年来又发现多个与SCD相关的影像学参数,虽未被纳入指南,但同样值得大家关注。因此,现就SCD危险因素相关影像学参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莹 , 欧绪梅 , 梁常婷 , 拓胜军 , 王静 , 姚璐 , 刘丽文 . 肥厚型心肌病猝死危险因素的影像学评估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 20(08) : 866 -870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8.014
1 |
|
2 |
|
3 |
宋雷, 邹玉宝, 汪道文, 等.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45(12): 1015-1032.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戴思露, 张瑞芳, 段会参, 等. 压力-应变环对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局部心肌做功的定量研究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2, 38(8): 855-858.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李文霞, 刘丽文, 王静, 等. 2014年欧洲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管理指南心脏性猝死风险评估模型临床应用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预测分析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45(12): 1033-103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