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述评

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有关问题的新思考

  • 章建全 ,
  • 陈红琼 , ,
  • 闫磊 , ,
  • 程杰
展开
  • 201318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介入超声科
  • 215007 苏州一〇〇医院超声科
通信作者:陈红琼,Email:
闫磊,Email:

Copy editor: 汪荣

收稿日期: 2023-03-28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0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436)

版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本刊为电子期刊,以网刊形式出版。

New thinking on issues related to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yroid nodules

  • Jianquan Zhang ,
  • Hongqiong Chen , ,
  • Lei Yan ,
Expand

Received date: 2023-03-28

  Online published: 2024-01-08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吸引式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活检病理诊断,国内外多部与之高度相关的专家共识和实践指南已相继发表,表明其安全性、精准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已经获得甲状腺疾病相关多学科的普遍认可,被公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病理诊断的主流方法。然而,临床应用越广泛,越容易出现新问题,越需要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使FNAB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延伸与完善。

本文引用格式

章建全 , 陈红琼 , 闫磊 , 程杰 . 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有关问题的新思考[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 20(10) : 1007 -1011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10.001

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吸引式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活检病理诊断,国内外多部与之高度相关的专家共识和实践指南已相继发表1,2,3,4,表明其安全性、精准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已经获得甲状腺疾病相关多学科的普遍认可,被公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病理诊断的主流方法。然而,临床应用越广泛,越容易出现新问题,越需要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使FNAB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延伸与完善。
当前,许多操作者实施FNAB的主要聚焦点仍然是获取足量、优质的细胞学标本,制备满意的细胞学涂片,以获得确切的细胞学病理诊断结论。毫无疑问,这是FNAB的终极目标,必须尽善尽美15。然而,面对腺体内多结节共存、淋巴结转移灶共存、富血供结节共存以及乳头状癌等甲状腺疾病热消融治疗的快速普及等现实形势,笔者认为有可能也有必要进一步优化FNAB的操作过程,挖掘其多用途价值,在优化其主要职能的同时,发挥其他的附带功能,使得FNAB成为一技多能的超常规应用技术。

一、应重视对多发性结节的全面穿刺取材

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可以集中在一侧叶,也可以分布于两侧叶甚或连同峡部同时受累。超声影像上,多发性结节可以全部表现为良性声像特征,也可以全部表现为恶性声像特征,或者部分呈良性声像特征而其余呈恶性声像特征。穿刺活检的目的在于甄别出恶性肿瘤者,因此应充分兼顾,全面评估,对良性声像特征和恶性声像特征结节均实施穿刺活检,不应凭主观臆断而有所偏废,因为部分恶性肿瘤可以呈现良性声像特征。然而,现实情况中对多发性结节只穿刺恶性声像特征较明显的结节的做法,抑或对多枚表现为恶性声像的结节只穿刺其中一枚的做法仍旧盛行。这样的片面做法不利于术前全面准确地认知患者的病情进而制定合理的手术预案,若对患者采取非全甲状腺切除外科手术,例如甲状腺单侧叶加峡部切除、肿瘤切除,抑或采取热消融治疗,不了解多发性结节中究竟有几枚为乳头状癌结节,于判断患者术后病情进展毫无裨益。对多发性结节开展全面性穿刺活检,不仅可以防范上述问题,而且可以增进超声医师基于结节声像特征的病理诊断能力,促进和优化诊断研究;还可以满足患者对诸多结节最终病理诊断的知情需求。
此外,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文化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表达出全面知晓自己疾病详情的迫切要求,如果仅仅对其中一枚或两枚结节穿刺活检,很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投诉。这是当前以及今后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一)对所有疑似恶性肿瘤的结节均应予以穿刺活检

无论是主张外科手术切除还是建议热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皆为医患双方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初始治疗时癌灶的数量对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腺体内复发等不良预后具有显著影响6。当全甲状腺切除已不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时,尤其热消融已经成为日渐增多的治疗选择时,如果对多发性疑似乳头状癌结节没有全部实施FNAB,术前则无从准确界定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进而亦无法准确判断其预后。因此,面对同时出现的多枚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应逐个穿刺取材,每个结节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若病理诊断确定是两枚以上的多发性乳头状癌,在术前与患者沟通病情时应据实相告,以提示不良预后的风险。如此,既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知晓病情,提前自我警示,也有利于医患双方的高度配合,避免患方术后出现不满情绪。在国家层面不断强调必须大力优化医疗服务的号召下,这样一个看似纯技术性的小举措却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切实之举。

(二)良恶性声像特征共存的结节中良性结节也应予以穿刺活检

当前,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处于应用普及的初级阶段,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尚未得到普遍的落实。在面对多发性结节时,若没有对每个结节都进行穿刺活检,消融治疗仅仅针对已获病理确诊的恶性结节,对声像表现倾向良性但未经病理证实的结节不予治疗,诊疗决策显然缺乏整体观和预见性,并且潜藏着较大的医疗风险,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三)提倡先恶性后良性结节的穿刺活检顺序

在重视良恶性结节全面穿刺活检的前提下,尚应注意其先后穿刺顺序。对于实施穿刺活检,医患双方关注的重点问题是超声影像疑似恶性的结节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因此,合理穿刺顺序应该是先完成恶性声像结节的穿刺取材,随后进行良性声像结节的穿刺取材,这样的策略便可既兼顾活检的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应重视干扰微小结节清晰显示的一些因素

(一)腺体快速肿胀的影响

FNAB可致甲状腺组织内瞬间出现多条裂隙状无回声区域,同时伴有腺体的肿胀和结节病灶的境界模糊化,令穿刺者失去清晰的穿刺靶标。腺体肿胀常发生于穿刺活检侧的腺体内,但也可扩展至峡部甚至对侧腺叶内,发生突然,进展迅速。大多数情况下,众裂隙区域内无红细胞沉积所致的云雾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上亦无活动性出血信号。笔者推测,这种肿胀现象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滤泡腔内甲状腺球蛋白沿着穿刺针的针道渗漏至滤泡外,刺激腺体内交感神经末梢引起神经体液反射,甲状腺微血管内血清素从血管腔内快速渗出到滤泡间隙,形成裂隙状无回声区域。少数情形下,可能是穿刺针刺破了腺体内微血管引起滤泡间隙内积血。腺体快速肿胀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则严重降低微小目标结节的超声显像清晰度,对FNAB穿刺取材的准确性影响甚大。迄今尚未找到可确切预防肿胀发生的方法,唯有采取正确的穿刺顺序可化解其对FNAB的不良影响。
1.多个穿刺目标共存时优先穿刺微小结节:腺体一旦发生肿胀很快便会使得结节境界模糊化,在各种大小的结节中,小结节尤其是1 cm以下的微小结节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结节境界模糊令穿刺目标失去精确的定位。因此,为了防患未然,具体操作时应优先穿刺微小结节,之后次第穿刺小结节、中等结节、大结节。采取如此操作策略,即便遇到腺体发生水肿也能确保完成所有目标结节的穿刺取材。
2.多个穿刺目标共存时优先穿刺乏血供结节:尽管出血不是腺体肿胀的主要原因,但是一旦发生也同样会降低微小结节的显示清晰度。拟穿刺多个甲状腺结节时,操作者必须防范出现穿刺任务尚未全部完成时,待穿刺目标却从声像图中“消失”了。因此,需要根据各结节CDFI所显示的血供情况,优先活检少血供结节。

(二)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影响

在采取横切面扫查甲状腺时,因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呈弧形而容易出现侧边回声失落效应,在其后方形成类似声影的回声盲区,盲区不宽但较深,常贯穿甲状腺横切面,严重影响位于盲区内的甲状腺结节尤其是邻近甲状腺前包膜下的微小癌结节的清晰显示,因此而导致的漏诊并非鲜见。减轻或规避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侧边回声失落的方法是采取非常规的纵切面扫查,将探头的声束向外侧大角度偏斜,尽量接近水平位扫查,避开胸锁乳突肌;或者采取液体隔离法减弱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回声失落效应,消弭盲区。

(三)液体隔离法的影响

液体隔离法最初是为了增强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安全性,避免甲状腺周围毗邻器官和组织结构受烫伤而构建的,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拓展,现已在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结节、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等FNAB、切割式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8,9。但是,液体隔离法具有“双刃剑”效应。以甲状腺结节FNAB为例,液体隔离法能改善甲状腺结节的显示清晰度,增强穿刺的精准性,这是其正面效应;但也能降低目标结节的显示清晰度甚至令目标丢失,这是其负面效应。究竟是出现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取决于病灶的大小、硬度和位置,也取决于液体隔离液注射量的多少。如前所述,横切面扫查甲状腺时,因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侧边回声失落在甲状腺切面内形成回声盲区,影响位于盲区内的微小结节的清晰显示。通过在甲状腺前间隙注射隔离液,形成一定宽度的隔离带,可使胸锁乳突肌向前外侧移位,甲状腺向后移位,进而使甲状腺结节脱离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回声失落区,再在隔离液后方回声增强效应的作用下,甲状腺结节的清晰度获得明显改善。然而,需注意的是,如果结节比较小、质地比较软,隔离液注射量比较多的话则可致结节受压迫而失去其原有的声像表现,从而发生目标模糊甚至目标丢失现象。由此可见,如何利用好液体隔离法的正面效应,避免其负面效应,势必需要FNAB操作者平衡好各种影响因素。

三、应重视结节退让对穿刺的影响

某些质地柔软的小结节,抑或某些质地坚硬的环形钙化小结节,在面临穿刺针尖迫近时容易发生退让现象,退让现象令穿刺针较难准确进入结节。当这些结节位于腺体边缘时其退让幅度会更加明显,增大穿刺力量和进针速度可以提高命中率,但操作者必然会因顾忌穿刺针伤及颈总动脉或气管、食管,而不敢用力和快速进针。遇此情形,若能借助外力使甲状腺结节位置固定,减轻其退让程度,则有利于穿刺针刺入结节获取标本。液体隔离法是形成外力的有效手段。在甲状腺周围间隙形成液体隔离带,隔离带具有张力,尤其是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剂作为隔离液,隔离带会保持更大、更持久的张力。以位于甲状腺外侧包膜下的质软小结节为例,外侧间隙隔离带在颈总动脉和甲状腺外侧包膜之间形成较大的张力,不仅对颈总动脉形成“驱离”效应以免被穿刺针伤及,提升穿刺的安全性,还会对甲状腺结节形成“靠背”效应,显著减轻穿刺时结节的退让幅度。此技法对邻近食管、甲状旁腺、甲状腺下动脉的甲状腺小结节同样适用。

四、应避免经过受癌灶累及的甲状腺包膜进行穿刺

虽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活检导致癌细胞沿针道种植进而形成肿瘤扩散的情形十分少见,但是癌细胞随穿刺针的撤出而脱离原癌灶,并且种植在针道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脱落的癌细胞并没有发育成高频超声可显示的新生癌灶。为了尽可能减少癌细胞逃逸至甲状腺周围间隙,应避免经过受癌灶累及的甲状腺包膜进行穿刺活检。原则上穿刺针需经过一定范围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后进入目标结节。

五、应尽量避免穿过胸锁乳突肌

甲状腺结节穿刺路径分为由内向外路径(R1)和由外向内路径(R217。通常首选R1路径,该路径穿刺针经颈白线或带状肌进至腺叶前包膜或至峡部前包膜再入腺叶,颈白线和带状肌均菲薄且缺乏血管,穿刺时进针阻力小,出血少。R2路径不宜首选,该路径穿刺针经过胸锁乳突肌进至腺叶前包膜或外侧包膜再入腺叶。胸锁乳突肌不仅丰厚,而且内部有丰富的血管。某些潜在的血管因管腔未通,其内没有明显的血流,即使使用CDFI也难以识别出,于浑然不知中穿刺针可能已穿破血管,拔针后胸锁乳突肌内却形成了血肿。且甲状腺中静脉从腺叶外侧发出,易被穿刺针针尖刺伤而出血。此外,丰厚的肌肉对穿刺针的裹挟力较大,不方便适时调整穿刺针方向。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尽量避免穿过胸锁乳突肌。

六、应重视同步穿刺活检疑似癌转移的淋巴结

甲状腺恶性肿瘤极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癌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远高于向远处器官转移。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无论是采取外科手术切除还是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在术前判明颈部淋巴结是否已发生癌转移不仅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包括处理淋巴结,而且也关系到能否准确预判患者术后病情的进展,须于术前明确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尽早调适心理预期。然而,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只对甲状腺病灶穿刺取材而罔顾淋巴结的做法并不鲜见,确实有必要增强全局性工作理念,在实施甲状腺疑似恶性结节穿刺活检的同时对颈部疑似转移淋巴结亦进行穿刺活检,二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一)对淋巴结的穿刺亦应使用液体隔离法提高安全性或优化穿刺路径

颈部淋巴结从Ⅰ区到Ⅶ区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多数淋巴结与动脉、静脉、气管、食管、神经相邻而居,这些重要结构对穿刺操作的安全性有潜在影响。在对淋巴结实施FNAB时,采取液体隔离法不仅可以优化穿刺路径,令目标淋巴结移动至理想的穿刺路径上,也可以令上述毗邻结构离开淋巴结,提升穿刺操作的安全性。

(二)穿刺针须规避颈总动脉、颈横动脉、甲状腺下动脉、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鞘内是Ⅱ、Ⅲ、Ⅳ区淋巴结集中分布的地方,颈横动脉起始部是Ⅳ区淋巴结的分布位置,甲状腺下动脉穿行区域是Ⅵ区淋巴结分布的主要部位,这些淋巴结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高发区。开展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必须熟知上述血管尤其是颈横动脉的超声影像特征,并熟练运用液体隔离法将淋巴结与上述血管分隔。

(三)对于颈内静脉后方的淋巴结不应采取探头压闭静脉后穿过静脉穿刺取材

颈内静脉后方也是颈深淋巴结较常分布的部位,该部位淋巴结发生转移亦比较常见。可能是由于颈内静脉壁张力小,受挤压后血管腔容易塌陷,所以曾经有报道采取压迫颈内静脉使之塌陷,穿刺针穿透静脉抵达其后方淋巴结获取标本材料的操作方法,虽然并未引起严重的出血,但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因为无法确定是否会人为地造成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借助液体隔离技术可以将颈内静脉与其后方的淋巴结分隔开来,形成安全可及的穿刺路径,避免穿刺针经过颈内静脉。

(四)应清楚地区分目标淋巴结与颈丛和臂丛神经的横切面声像

颈丛和臂丛神经的横切面几乎接近无回声,Ⅱ区淋巴结多与颈丛神经相邻,Ⅴ区淋巴结多与臂丛神经相邻,需明确地区分目标淋巴结与颈丛、臂丛神经,以免穿刺针误伤神经。

七、应清楚标记活检标本是否为热阻断结节血供后或者整体结节热消融后状态

随着热消融技术逐渐普及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在消融术中进行穿刺活检取材的做法对某些患者或结节具有改善活检病理诊断质量的价值。例如,对血供非常丰富的目标结节,先行热阻断病灶的滋养血流(仅阻断血流不凝固结节组织)再穿刺活检取材有利于减少标本血液成分,减轻穿刺针道出血;对胶质含量丰富的滤泡性结节先行结节整体热凝固再穿刺活检取材有利于提高标本的成型度,利于病理检查。但是,细胞受热脱水后瞬间即可发生形态变化,出现短棒状或梭形细胞。在向病理医师提交检材时,若未说明是在阻断血流或凝固结节组织后穿刺取材,镜下所见的细胞形态容易引起病理医师对结节性质的误判。

八、应重视判断结节与毗邻结构的粘连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哪怕体积再大也鲜有与周围结构发生粘连的情形。但是甲状腺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结节一旦突破甲状腺包膜,与毗邻结构发生粘连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粘连可使甲状腺与毗邻结构相互牵扯,继而可导致患者出现刺激性呛咳、吞咽时异物感甚或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粘连还会导致手术中不能将甲状腺与毗邻结构顺利地分开,不能顺利地切除病灶。热消融术中,粘连对操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更甚,因为热消融术中无法使用刮匙、分离器等手术器械直接对粘连部位进行分离,只能依靠液体隔离带形成的张力促使粘连处分离。粘连不仅会影响病灶消融的完全性和彻底性,还可能因热辐射烫伤气管壁、食管壁、神经等重要结构,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无论是采取手术切除还是热消融治疗,于术前判明癌灶与毗邻结构是否粘连以及粘连的程度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FNAB的初衷是通过穿刺针获取甲状腺病灶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是实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病理诊断的常规手段。颈部液体隔离法是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过程中常规运用的保护措施,其之所以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正是因为液体可将甲状腺与周围毗邻结构分开。判断粘连与否的根本标志即甲状腺与周围结构可否分开,所以在进行FNAB的同时实施液体隔离法,既可达到细胞学检查目的,又可判断甲状腺病灶与毗邻结构是否粘连,可谓一举两得。

九、应重视判断结节的激素分泌状态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本质是腺体合成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过剩的激素可以来自甲状腺Grave's病弥漫增生的腺体组织,也可以来自被称作功能性腺瘤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当Grave's病合并腺瘤时,甲状腺激素究竟是来自腺瘤组织还是瘤外腺体组织呢?微波消融不仅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和乳头状癌10,11,12,13,14,也可成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5,16,17,明确过剩激素真正的来源,对热消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精准定位、精准引导的重要意义。尽管131I-PET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摄碘丰富的区域所在,但是摄碘强弱并不直接等同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强弱。精准消融治疗的要义在于找到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剩的部位并加以破坏,这就需要对甲状腺腺瘤和瘤外腺体直接取样以测定各自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借助甲状腺FNAB操作并制备穿刺物洗脱液即可实现此目标。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与穿刺消融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甲状腺结节、肿瘤等占位性疾病外科诊疗范畴的新生力量。综上所述,本文从9个方面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技术改良和功能拓展进行了全新思考与分析,多聚焦于术前充分谋划与准备,以期获得更加完美的治疗结果,促进甲状腺外科手术和热消融治疗的进步。
1
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学组,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与重症超声专业委员会.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实践指南(2019版)[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 29(5): 369-383.

2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装备分会甲状腺外科装备委员会.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38(3): 241-244.

3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Group, Ultrasound Medicine Branch, Shanghai Medical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n Interventional and Critical Ultrasound Medicine, Ultrasound Medicine Branch, Shanghai Association for Non-governmental Medical Institutions.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yroid nodules: a practical guideline (2019 edition) [J]. AUDT, 2021, 5(2): 134-152.

4
Lee YH, Baek JH, Jung SL, et al.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thyroid nodules: a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Korean society of thyroid radiology[J]. Korean J Radiol, 2015, 16(2): 391-401.

5
Haugen BR, Alexander EK, Bible KC, et al.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Task Force on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 Thyroid, 2016, 26(1): 1-133.

6
王开银, 林凯, 宋彬, 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腺肿瘤特征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 28(3): 73-76.

7
章建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术实践与创新[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11.

8
章建全, 盛建国, 刁宗平, 等. 液体隔离法在颈部结节性病变经皮热消融治疗中的应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5(10): 1045-1052.

9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医学分会.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切割式穿刺组织学检查实践指南 (2023版)[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3, 32(9): 749-772.

10
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 等.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国肿瘤, 2018, 27(10): 768-773.

11
Xu D, Ge M, Yang A, et al. Expert consensus workshop report: Guidelines for thermal ablation of thyroid tumors (2019 edition) [J]. J Cancer Res Ther, 2020, 16(5): 960-966.

12
Feldkamp J, Grünwald F, Luster M, et al. Non-surgical and non-radioiodine techniques for ablation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consensus statement and recommendation[J].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20, 128(10): 687-692.

13
李怡, 张艳, 罗渝昆. 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治疗现状及进展[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7): 777-780.

14
阎琳, 兰雨, 谢芳, 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长期大样本随访研究[J/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2): 227-231.

15
章建全, 闫磊. 顺应微波消融临床应用趋势革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理念[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3, 32(2): 93-96.

16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 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及操作规范(2022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5): 507-516.

17
魏蓓, 徐栋.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消融治疗的问题与展望[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5): 451-454.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