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未来

  • 田霞 ,
  • 穆玉明 , 1,
展开
  • 1.830011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 新疆超声医学重点实验室 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通信作者:穆玉明,Emial:

Copy editor: 吴春凤

收稿日期: 2024-05-28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7-09

版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本刊为电子期刊,以网刊形式出版。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ultrasound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 Xia Tian ,
  • Yuming Mu ,
Expand

Received date: 2024-05-28

  Online published: 2024-07-09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技术日益受到患者欢迎,成为广大基层医院全面进行体检、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之一。新疆地区作为地域广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边疆区域,其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新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具有独特性和挑战性。针对目前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超声人员构成比、质控数据填报不规范等。为了顺应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使超声医学被广泛应用这一趋势,新疆地区将进一步加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为推动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引用格式

田霞 , 穆玉明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未来[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 21(07) : 686 -692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7.008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技术日益受到患者欢迎,成为广大基层医院全面进行体检、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之一。新疆地区作为地域广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边疆区域,其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新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具有独特性和挑战性。针对目前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超声人员构成比、质控数据填报不规范等。为了顺应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使超声医学被广泛应用这一趋势,新疆地区将进一步加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为推动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

(一)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控的总体趋势

1.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便承载着推动超声诊断质量提升的重任。目前,该质控中心挂靠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成立以来,通过正规引入国家质控管理机制,先后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任务:(1)建立和完善质控体系;(2)开展质控培训和考核;(3)实施质控监测和评估;(4)参与国家质控网络建设,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质控中心依照国家对哨点医院的分布与需求,精准填报质控指标数据,并建立起高效的数据收集与填报机制。然而,在超声质量控制的早期阶段,质控材料的填报往往会出现一些盲区和不解。其总体分布与趋势呈现阶段性特征。运行初期,由于对质控工作的理解不足,以及基层医院的计算机数据网络建设未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缺乏通过信息系统直接抓取数据的技术。因此,各项数据多依赖人工处理,逐个进行质控指标的手工统计和填报,存在一定误差和偏颇,使数据呈现"虚高"态势。运行中期,严格按照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标准,对质控要求的理解变得深入,开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如实地上报数据。这一时期质控数据结果呈下降趋势,但实则体现了质控工作的成熟与准确。伴随着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政策的落实,以及对超声质控工作实质的理解,至运行后期,填报数据回归正常,质控工作走向正规化。现如今,质控工作的总体分布与趋势已经呈现出更加科学、规范、准确和高效的特点,为新疆地区超声诊断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质控中心发展历程:

回顾质控中心发展历程,真正符合国家质控要求并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始于2008年。在此之前,虽然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控中心已初具规模,但尚未形成实质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随着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质控中心开始全面推进超声诊断的质量控制工作。直至2018年,伴随着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的推进,新疆超声医学的质控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质控中心每年至少召开4次自治区级超声质控会议,同时,积极深入各地州、市分中心,定期进行质控调研和现场指导。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组织专业化培训,详细讲解操作、考核、评估标准,深入分析超声诊断质量质控指标。此外,质控中心特别重视超声诊断的专业规范和指南的解读,确保超声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指南和相关规范提高超声质控工作。

(二)新疆地区质控工作面临的困境

质控中心于2021年完成了全区14个地区分中心的成立。2023年组建并不断完善超声质控网络,为加强各级质控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建立四级质控网络,使质控网络体系延伸至县级、乡镇等基层医院,同时建立了副主任委员分工负责制。通过现场会议、线上线下相结合、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日常工作沟通,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1)人力资源的绝对不足和匮乏。目前,由于缺乏专业资质的医师在一线岗位占据多数,导致在统计医患比例和检查量时,数据常出现异常偏高的结果。(2)部分基层医院无病理科,仅能依赖临床诊断符合率作为统计指标。同时,部分医院尚未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使得部分报告无法进行超声诊断符合率的统计。(3)部分基层医院诊断查询系统各异,且信息化水平不完善,超声诊断符合率均通过电话随访,人工进行统计与分析,因患者所述的最后诊断可能存在偏颇,会导致原始数据核查困难、准确率低的结果。(4)部分基层医院超声医师对有关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分类、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混淆不清。此外,超声诊断报告书写和术语不规范,如病灶数据错误或漏填、图像无体表标记、报告描述或提示漏项、超声描述语包逻辑错误等。

(三)新疆地区质控管理指标的综合分析

以下数据依据2017—2022年全国整体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学质量管理与控制数据及相关指标[1]

1.超声诊断符合率:

2017—2021年全国超声诊断符合率逐年提高,至2021年最高,均值达到87.15%(图1图2)。2017—2022年新疆地区超声诊断符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超声诊断符合率均值达到93.9%(图3图4图5)。隶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市,鉴于其地区人口稀少,且尚未开展病理检查及无开刀手术案例,因此,该地区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0,影响了新疆地区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图1 2021年全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
图2 2017—2021年全国超声诊断符合率变化
图3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
图4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类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
图5 2017—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诊断符合率变化

2.超声科医患比:

2017—2021年全国超声科医患比的整体趋势无显著差异,2018年最低,2020年最高,其中,新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低下水平(图6)。2022年最新调查显示(图7图8),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0家超声医学专业医疗机构中,超声医患比均值为1.40人/万人次,表明从事超声专业的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具有专业资质的超声医师)。
图6 2017—2021年全国超声科医患比变化
图7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患比
图8 2017—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患比变化

3.日均承担工作量:

2021年全国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为29.91人次,其中新疆地区处于中上水平。排名较高的地区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原因在于人口密集、就诊患者人数较多;而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日均承担工作量较高,其诊疗压力相对较大(图9图10)。2022年新疆地区各地市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的均值为28.88人次,最低是2020年,为26.99人次,最高是2019年,为36.58人次。对于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医师人均每日工作量统计,三级综合医院占比最高。与2021年比较,2022年新疆地区日均承担超声工作量有所下降,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原因所致(图11图12图13)。
图9 2021年全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图10 2017—2021年全国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图11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市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图12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类医疗机构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图13 2017—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变化

4.超声报告合格率:

2021年全国医疗机构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为99.19%,2022年新疆地区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均值仅为97.48%(图14),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水平。
图14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

5.学历构成比:

2021年全国各类医疗机构中的超声医师学历主要以学士及学士以下学历为主。其中,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表明三级医院对高学历人才更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医院及医师学术发展、技术进步,而基层及民营医院则缺乏高学历人才(图15)。通过2022年新疆地区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分布情况对比发现,三级综合医院中硕士和博士等高学历人员较多,二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中学士以下学历的人员较多,学历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表现较为明显,可能与新疆地域较大,二级医院多分布在边远的县市级医院相关(图16)。
图15 2021年全国不用类型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构成情况
图16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分布情况

6.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1年全国超声报告阳性率均值为74.09%,多数地区无显著差异。其中,三级综合医院超声报告阳性率最高,与其医疗水平较高、接诊较多疑难患者、轻症患者较少相关。二级专科医院阳性率较低,可能与其患者疾病谱较综合医院窄或门诊与体检患者区分不明确相关(图17图18)。2022年新疆各地级市医疗机构超声报告阳性率均值为77.77%,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水平(图19图20图21)。
图17 2021年全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
图18 2017—2021年全国超声报告阳性率变化
图19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报告阳性率
图20 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类医疗机构超声报告阳性率
图21 2017—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报告阳性率变化

7.其他质控指标:

截止到2021年,与全国其他地市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超声危急值10 min内通报完成率均值比较,新疆地区处于较低水平[1]
新疆部分地区完成率偏低的情况可能与检查需求量大或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有关,需要增加人员及设备、优化检查预约程序。乳腺病变超声报告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率、乳腺占位超声诊断准确率、颈动脉狭窄(≥50%)超声诊断符合率、超声筛查中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检出率、超声介入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超声仪器质检率6项指标截止到2021年,新疆地区在全国医疗机构范围内均处于中上水平[1],因此,对于新疆部分地区仍有待提高。
其中,对于颈动脉狭窄(≥50%)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医院尚未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二是此类患者由于病例数较少以及失访等原因无法印证,导致随访数据缺失,相关记录为空白,因此无法实际反映真实情况。对乳腺病变超声报告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率、颈动脉狭窄(≥50%)超声诊断符合率较低的地级市,需进行有关指南和新技术的学习,完成每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并做到持续改进,做到科学规范化填报质控数据,使超声医务人员在质控指标填报时准确性逐步提升,对质控指标填报理解的盲区和误解的现象逐渐减少,做到更加准确地了解超声质控的意义,更好地满足超声质控的需求。

二、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一)国家在招生机制上引入基层医师或定点招生制度的实施

未来医疗发展中,如何解决边远地区县级医院超声医师短缺问题已被提上重要议程。鉴于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以及对执业资格证的意识严重不足,国家应出台前瞻性政策,打造专业超声医师队伍。建议如下:(1)定向招生:在大专院校中增设超声相关专业或系别,明确招生标准。通过定向招生和专项培训,吸引和培养超声医学人才。确保学生接受超声医学理论和实践教育,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县级等基层医院工作。同时,设定培养目标和期限,授予相应学历。(2)优化职称待遇:为新疆地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提供专门的定向待遇。这包括合理的薪酬体系、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同时,设立相应岗位和地区支持政策,优化职称评定和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超声事业,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二)采取内地援疆计划

随着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新疆基层医疗水平显著提升。然而,在超声医学领域,当前面临中低层技术职称医师严重匮乏的挑战,使得临床难以应对日常检查工作。为此,建议国家加大对边远地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超声医学专业的援疆力度,重点引入以主治医师为核心的援疆医疗队伍,在实践中进行"输血"与"造血"的同步进行,以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中青年医师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三)建立地区分中心和县市级医院的质控网络体系,实施"新疆地区超声质控试行点"

1.完善四级网络体系,逐步达到超声诊断质量的同质化:

为提升整个超声医学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超声质控体系。这包括在各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设立超声质控分中心,作为该地区的权威机构,负责制定超声医学的诊疗规范、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通过这些分中心,将先进的超声医学技术和经验传递给当地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提高整个系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具体操作上采取"中心辐射、逐层推进"的策略。首先,在各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建立超声质控分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向当地其他地州级医院推广超声医学技术和经验。接着,在当地地州级医院中选拔和培养一批骨干医师,进一步将超声医学技术和服务延伸到县级医院,其他县市级医院根据县级医院样板建立规范标准的质控体系。最终达到全面提升该地区超声诊断报告互认和超声诊断质量同质化。在未来三年内,这一体系将覆盖全疆大部分县级医院,为边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超声医学服务。

2.立足实际,对口帮扶:

目前,新疆首个试点单位位于南疆——莎车县人民医院,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莎车县隶属于喀什地区,总面积8957平方千米,人口近90万,为新疆人口第一大县。莎车县医疗资源丰富,所辖多个公立医院及其他28个乡镇卫生院共同组成。以莎车县人民医院作为契机点,通过扶持和培养,以点带面,推动全疆各个县级医院分中心的陆续成立。在前期工作中,已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准备。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医疗现状、医院设施、医师队伍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和建设计划,达到帮扶的精准化和精细化[2],确保县级超声质控分中心的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学术指导、经常性技术交流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县级医院分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对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控工作的展望

综上所述,在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大背景下,新疆地区已全面布局并成功建立了覆盖全疆的14个超声质控分中心。质控中心将按照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要求,通过常态化的质控工作,紧盯超声质量管理控制指标,积极开展国家质量改进项目,不断提高超声业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达到超声报告、流程管理、人员资质的同质化[3,4],使新疆地区超声质控不断跃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基地地区的质控管理,尤其是指导基层地区超声科改进科室质量管理模式,使新疆超声质控工作愈加完善,更好地为各族百姓服务。在未来三年内,新疆地区将建立和完善全疆各个地州、市、县级医院分中心的质控网络体系建设工作。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极大提升全疆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为全疆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1
姜玉新, 李建初, 王红燕.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超声医学分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2
吴培东, 仁青措, 张庆杰, 等 .对同质化与差异化相结合技术帮扶州县级医疗单位的思考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 17: 82-85.

3
姜玉新, 李建初, 红燕, 等. 科学管理 勇于创新 严控质量:超声质控常用方法及研究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7): 597-601.

4
张红梅, 尹立雪, 李春梅, 等 .四川省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基线调查报告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3): 313-320.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