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教育培训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读片会教学效果研究

  • 刘真真 1 ,
  • 葛志通 1 ,
  • 赵瑞娜 1 ,
  • 彭思婷 2 ,
  • 董一凡 1 ,
  • 王欣 1 ,
  • 张睿 1 ,
  • 朱庆莉 1 ,
  • 李建初 1 ,
  • 杨筱 , 1,
展开
  • 1.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 2.100007 北京市第六医院超声科
通信作者:杨筱,Email:

Copy editor: 汪荣

收稿日期: 2024-05-29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9-11

基金资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委托项目(FW-QYQT2022091301622)

版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本刊为电子期刊,以网刊形式出版。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residents' case learning meetings i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 Zhenzhen Liu 1 ,
  • Zhitong Ge 1 ,
  • Ruina Zhao 1 ,
  • Siting Peng 2 ,
  • Yifan Dong 1 ,
  • Xin Wang 1 ,
  • Rui Zhang 1 ,
  • Qingli Zhu 1 ,
  • Jianchu Li 1 ,
  • Xiao Yang , 1,
Expand
  •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China
  •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Beijing Sixth Hospital, Beijing 10000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Xiao, Email:

Received date: 2024-05-29

  Online published: 2024-09-11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读片会教学的反馈意见,探讨住院医师读片会的教学效果和提升方向。

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计40人。每周一次的读片会上,由2名住院医师分别针对一个病例或一个临床问题进行汇报,督导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全体住院医师进行自由讨论。采用问卷调查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问卷结果并比较不同年级住院医师之间的差异。

结果

共有40名住院医师参加调查,其中一年级14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13人。对于读片会教学整体满意率为95%(38/40);对读片会举办频率、举办时间和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认同率高(分别为85%、85%、100%)。随年级增高,读片会参会频率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5,P=0.00215)。病例选择方面,相比于肿瘤性疾病和多系统/脏器受累综合征,选择急诊来源病例(95%)、罕见/疑难病例(82.5%)和常见/基础病例(75%)的比例更高。具体地,一年级更倾向于急诊和常见病(26/44,59.1%),二年级对于急诊和疑难罕见病例更感兴趣(24/43,55.8%),三年级对急诊、罕见病、常见基础病、肿瘤性病变和多系统综合征等各类疾病均有学习需求。在各系统性疾病中,相比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5%),更多学员认为读片会教学在妇产科病例(57.5%)和浅表器官病例(37.5%)两方面帮助更大。

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读片会对于住院医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分级教学等方面作出改进,适应住院医师培训需求,帮助其提高职业胜任力。

本文引用格式

刘真真 , 葛志通 , 赵瑞娜 , 彭思婷 , 董一凡 , 王欣 , 张睿 , 朱庆莉 , 李建初 , 杨筱 .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读片会教学效果研究[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 21(08) : 809 -813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8.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residents' case learning meetings based on the feedback from the specialty training residents in the Ultrasound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Methods

A total of 40 residents who underwent specialty train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1 to September 2023 were included. During each weekly case learning meeting, two physicians each reported one case or discussed around one clinical issue separately. The supervising teacher provided feedback and guided all attending residents to have free discussions. We designe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teaching form,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cians from different grades.

Results

A total of 40 resident physician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including 14, 13, and 13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rade, separately.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with the case learning meetings was 95% (38/40). The agreement rates for meeting frequency and dur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forms were satisfactory (85%, 85%,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and learning need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As the grade increased, the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decreased. In terms of learning needs,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tended to focus on emergency and common basic diseases (number of votes 26/44, 59.1%),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emergencies and difficult or rare cases (number of votes 24/43, 55.8%), and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had learning needs for various types of diseases including emergencies, difficult or rare diseases, common basic diseases, tumor lesions, and multiple system syndromes. Compared to the digestive system, urinary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total voting rate 5%), mor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it was more helpful to discus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es (57.5%) and superficial organs (37.5%).

Conclusion

The residents' case learning meet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resident physicians. The organizers should make improvements in teaching content, meeting mode, and graded teaching to accurately adapt to the training needs of resident physicians and help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超声医学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的诊断技能培训工作,对于年轻医师循序渐进顺利从新手过渡到能够胜任临床工作的合格的超声医师非常重要。近十年来,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体系日益完善和成熟,其以不同形式开展教学,力求提高教学效果[1,2,3,4,5]。在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6]中,"教学阅片"是以临床病例的影像(图像)信息为教学内容,采取教学互动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病案和病例影像(图像)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每周进行一次午间读片会即依据指南开展的针对住院医师的专项教学活动。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自2013年开始由规培学员担任主讲人主导住院医师午间读片会,指导医师由一名高年资医师(超声临床工作年限≥5年)担任,该医师同时是半年一轮岗的专职督导医师、负责日常门急诊一线医师会诊工作。读片会时间固定为每周三中午,时长0.5~1.0 h,该项教学活动已持续开展11年。读片会主要教学形式为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7,8,9]。内容包括常见病、罕见病超声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误诊漏诊分析。每次读片会由2名住院医师担任讲者进行汇报,自由选题,内容围绕临床病例展开,涉及疑难病例讨论、系统知识介绍、典型图像分享,以及相关文献学习、操作技巧和医患沟通技巧等。自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启用教学科研管理平台以来,2018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可调阅到读片会记录219条,其中妇产科69条、心脏及大血管35条、浅表器官35条、消化系统34条、泌尿系统25条、多系统疾病12条、肌肉骨骼系统9条,覆盖了超声住院医师日常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由于临床工作的不确定性,部分医师中午时段仍然在工作,或有下夜班调休等情况,本教学活动并非强制要求全员参与,规培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参加。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研了解读片会在规培教学中的确切效果,并针对不足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的规培医师共计40人。其中包括基地规培医师及纳入规培并轨管理的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临床博士后。

二、方法

1.教学实施方法:

每周三中午由2名规培医师分别针对一个病例或一个临床问题进行汇报,汇报顺序由科室规培教学秘书排班决定。汇报医师从自身临床实践中选择具有学习分享价值的病例,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中首次遇到的典型病例、少见病例,或者诊断存在疑问的病例。规培医师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相关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随访资料等,查阅相应文献、补充相关知识,做成读片会幻灯片。在准备过程可以求教于相应亚专业的高年资医师。读片会每周三中午12:30开始,根据当周提交病例的实际情况读片会时长0.5~1 h。分为3个环节:(1)按照排班顺序,由2名规培医师作为讲者围绕临床病例展开汇报,内容包括图像分享、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等。(2)由指导医师进行点评,主要是查缺补漏,包括相关知识拓展、相关问题纠正。(3)提问-互动交流环节,全体参与读片会的医师自由发言,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

2.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开放式问题(表1),通过微信问卷星形式发放问卷。分析问卷结果并比较不同年级住院医师之间差异。
表1 调查问卷题目
序号 问题
学生基本情况  
1 请问您目前处于规培第几年?
2 请问您的角色是什么?
参会情况调查  
3 大约多久能够参加一次读片会?
4 在过去的一年中,您参加了多少次读片会?
课程时间、上课方式调查
5 您认为读片会的频率应该如何调整?(开放式作答)
6 目前读片会安排在每周三中午,请问该时间是否合理?
7 目前为线上、线下结合进行,请问此形式是否为最佳?
8 现有讨论题目数量为2个、由2位医生发言,你认为是否合理?
课程内容调查  
9 现有内容包括一线汇报-督导点评-共同讨论,请你对此提出改进建议(开放式作答)
10 你认为哪些病例最适合在读片会中进行分享讨论?(不定项选择)
11 你认为以下哪些方法能够提高该教学活动的效果?(不定项选择)
效果调查  
12 作为读片会的参与者,你在哪些方面有收获?(不定项选择)
13 通过读片会你的哪些能力得以加强?(多选)
14 读片会中的哪个环节收获最大
15 读片会教学对您在哪个系统的影像诊断能力提升帮助最大?
现有问题和改进建议
16 您对读片会的整体满意度是什么?
17 对于超声读片会的组织者,您有什么建议或期望?
18 您认为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学员基本情况和读片会出勤情况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参与读片会的规培学员中第一年14人(14/40,35%)、第二年和第三年各13人(13/40,32.5%)。学员类型包括基地规培医师21人(21/40,52.5%)、硕士研究生14人(14/40,35%)、博士研究生5人(5/40,12.5%)。参会频率中,双周一次者17人(17/40,42.5%),每周一次者16人(16/40,40%),每月一次者7人(7/40,17.5%);在过去的一年中参会11~20次的15人(15/40,37.5%)、5~10次的13人(13/40,32.5%)、20次以上的11人(11/40,27.5%)、不足5次的1人(1/40,2.5%)。
三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读片会的频率存在差异(图1),随年级增高,读片会参会频率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5,P=0.002)。对于读片会举办频率,34人(34/40,85%)建议每周一次不变,另外6人(6/40,15%)建议双周一次或灵活调节。对于具体举办时间(每周三中午),85%(34/40)表示赞成。对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100%(40/40)表示赞成。
图1 不同年级学生参加读片会的频率比较

二、课程内容和效果

95%(38/40)的住院医师对读片会安排讨论的题目数量及发言医师数量表示赞成。其他选择题的答题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病例选择方面,相比于肿瘤性疾病和多系统/脏器受累综合征,选择急诊来源病例(95%)、罕见/疑难病例(82.5%)和常见/基础病例(75%)的比例更高。不同年级学生的选择分布也存在差异,一年级更倾向于选择急诊和常见病(26/44,59.1%);二年级对于急诊和疑难罕见病例更感兴趣(24/43,55.8%),三年级对急诊、罕见病、常见基础病、肿瘤性病变和多系统综合征等各类疾病均有学习需求。在可供选择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多选题中,选择"邀请相应亚专业组高年资医师参加讨论"的比例最高(34/40,85%)。在各系统性疾病中,相比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5%),更多学员认为读片会教学在妇产科病例(57.5%)和浅表器官病例(37.5%)两方面帮助更大。读片会讨论病例暂无相关学术文章发表。
表2 读片会调查问卷中关于课程内容和效果的部分题目(多选题)答题分布
题目 选项 人数(例) 百分比(%)
你认为哪些病例最适合在读片会中进行分享讨论? 急诊来源典型急重症影像病例 38/40 95
罕见病例或疑难病例 33/40 82.5
常见基础病变教学病例 30/40 75
肿瘤性病变 20/40 50
多系统或多脏器受累综合征 17/40 42.5
你认为以下哪些方法能够提高该教学活动的效果? 邀请相应亚专业组高年资医师参加讨论 34/40 85
督导老师对关键问题进行点名发言和提问 15/40 37.5
先不给出关键问题的答案,设置提问环节 13/40 32.5
进行课后小测验 4/40 10
作为读片会的参与者,你在哪些方面有收获? 认识罕见病例 32/40 80
构建知识体系 30/40 75
增进交流、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6/40 65
锻炼组织能力、教学相长 8/40 20
提高文献学习能力 6/40 15
通过读片会你的哪些能力得以加强? 相关临床知识、诊疗常规等 39/40 97.5
对疾病图像的理解 34/40 85
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32/40 80
基础医学知识(解剖、组胚、病理等) 13/40 32.5
医患沟通能力 5/40 12.5
读片会中的哪个环节收获最大? 汇报准备阶段 18/40 45
病例汇报过程 13/40 32.5
督导点评 7/40 17.5
自由讨论 2/40 5
读片会教学对您在哪个系统的影像诊断能力提升帮助最大? 妇产科 23/40 57.5
浅表器官 15/40 37.5
泌尿系统 1/40 2.5
消化系统、心脏、大血管 0 0
其他 1/40 2.5

三、课程改进建议

规培医师对于午间读片会的整体满意度为95%(38/40)。在第17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共提出有效建议6条,各年级建议有不同特点:第一年医师重视基础病变和操作技能的提高,建议督导老师定期收集门诊督导遇到的问题、集中讲解,病例点评时更加侧重临床应用、配合超声扫查手法进行讲解,因为图像的获取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第二年医师建议读片会内容灵活多样化,不局限于某种疾病的讨论,以兴趣为导向,围绕感兴趣内容或新发现或者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讨论;第三年医师强调线上形式有利于提高参会人数,读片会之前将学习资料(幻灯片或知识点相关链接)在微信群里共享,有利于大家提前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果。第18题共收集到17条反馈,主要包括:增加提问环节、适当点名提问、开始时提出问题与结束时回答问题相结合;选择能够反映工作中共性问题的病例,内容更多地围绕常见、多发、基础疾病等。

讨论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的午间读片会最初是为低年资住院医师提供互助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后来加入了门诊督导医师,负责组织、安排会议并提供指导和点评。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其规范性和系统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已成为规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疫情和住院医师流动性大等因素影响,读片会一度出现了出勤率低、规培医师参与兴趣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问卷调研结果中有一定的体现。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午间读片会的参与情况和反馈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第一年住院医师参与度最高、第二年和第三年逐年下降;(2)参与者对于读片会的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长和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基本认可,并对其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因此,该学习形式应当继续保留,但也需要改进和调整。结合住院医师反馈情况,提出三方面建议:(1)读片会内容及形式调整建议:更加侧重急诊、疑难病和常见病等内容,减少过于复杂的多系统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的讨论,更贴合初年住院医师学习需求。此外,可以从传统的CBL模式转变为围绕感兴趣内容进行的学习讨论交流,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或二者兼顾。(2)人员安排与授课形式建议:适当邀请高年资专业组医师参加,使学员获益最大化。(3)对不同年资住院医师进行分层进阶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培养目标和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增加针对性的选题和讲解,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分层进阶教学,鉴于目前读片会参与人员中第一年规培生居多,可以在内容方面作出调整,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重点疾病的基础问题的讨论和带教。以急诊典型疾病宫外孕为例,教学应围绕超声诊断要点、分型判断原则、有无宫外孕破裂(危急值)等展开,充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分层进阶教学还体现在同一主题多次讲解,对于宫外孕的讲解可开展专题系列教学,每次讲清一个问题即可。对于肝脏、胆囊、胰腺等上腹部重要脏器的超声教学,在开始时可以适当增加扫查困难的患者的带教和相关讲解,使年轻医师充分理解超声扫查不同于放射科检查的特点,强调病变的良好显示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带教几次以后再逐渐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教学。
综上所述,超声医学科午间读片会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具有积极意义,应当继续坚持开展。但也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分层进阶教学等方面作出改进,使其更加精准地适应规培医师的培养需求,帮助其提高职业胜任力。
1
赵瑞娜, 刘雨佳, 张莉, 等. 基于远程教学模式的超声教学查房探索[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2): 195-199.

2
张培培, 武玺宁, 张一休, 等. 基于线上自主学习和考核的标准切面强化培训在产科超声教学中的应用[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11): 1281-1285.

3
张一休, 欧阳云淑, 林霖, 等. 虚拟超声模型对超声初学者测量一致性评估[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9, 16(11): 872-875.

4
王若蛟, 杨萌, 陈程, 等.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 4(3): 262-266.

5
张晓燕, 王亚红, 王莹, 等. 教学督导会诊在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12): 1212-1217.

6
中国医师协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2版)[EB/OL].[2022-07].

7
Mark DS, Tabassum AK, Vikas S, et al. Bridging the gap: interactive, case-based learning in radiology education [J]. Abdom Radiol, 2021, 46(12): 5503-5508.

8
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logy (ESR). ESR statement on new approaches to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radiology [J]. Insights Imaging, 2019, 10(1):109.

9
Qin Y, Huang Z, Yu J, et al. Practice-based learning using smart class: a competency-based model in undergraduate radiology education[J]. Acad Radiol, 2020, 29(1): 150-157.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