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文  
 
  • Search
  • lucene Search
  • Citation
  • Fig/Tab
  • Adv Search
Just Accepted  |  Current Issue  |  Archive  |  Featured Articles  |  Most Read  |  Most Download  |  Most Cited
Editor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tervention 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Dong Xu , 1 ,
  • Yan Zhang 2
Expand

Received date: 2021-09-22

  Online published: 2021-12-14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Cite this article

Dong Xu , Yan Zhang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tervention 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 2021 , 18(11) : 1009 -1012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11.001

外科手术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治疗方式,应用广泛,临床价值较为突出。虽然“精准外科”以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力求达到病灶清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的精确平衡[1],但由于外科手术实施的位置或方式不同,疼痛、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无法完全避免,仍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应运而生,通过多学科协作,对手术应激及常见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
超声介入是指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等进入体内,为达到诊治目的而进行的微创性技术,目前已成为介入影像学中受人瞩目的领域之一。超声介入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为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本文就不同的超声介入方法(置管引流、注射药物、造瘘、热消融、辅助溶栓、神经阻滞及肌骨康复等)在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旨在将超声介入技术广泛融入外科领域,引领多学科共同向患者最佳康复的目标迈进。

一、置管引流

1.方法与定义:根据患者的积液位置,在合适体位的配合下,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等准备,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通过超声实时引导达到目标区域,抽取适量液体做病理或检验,然后在积液部位放置并固定引流管,进行引流治疗。对于多个位置的积液,可分别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2.置管引流的应用领域: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是最常见的超声介入方法,其适应证包括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胰十二指肠术后胆漏、胰漏、乳糜漏等或应激性反应引起的胸腹腔积液,腹腔感染引起的腹盆腔脓肿、肝手术引起的膈下脓肿、胆囊术后逆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切口血肿,食管、胃肠术后由内容物和渗出液形成的包裹性积液,盆腔手术后渗出液局部积聚形成的包裹性积液,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清扫引起的盆腔淋巴囊肿,胰腺术后的假性囊肿等。
置管引流的目的是祛除积液、脓液,缓解腹盆腔压力,控制持续感染,促进伤口愈合[3]。闫文科和宿华威[4]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突出,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早期应用可明显提高生存率且不会额外增加感染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5, 6, 7]。张宁宁[8]对90例腹腔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5.6%,创伤小,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Saokar等[9]回顾分析研究显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盆腔包裹性积液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二、注射药物

1.方法与定义:经超声初步评估后定位,方法同置管引流,超声实时引导下将穿刺针进入囊腔内,尽可能抽尽囊内液体,然后向囊内注入药物(硬化剂、抗菌药物或纤维蛋白溶解酶),可多次注入反复冲洗,并将药物留置于囊腔内一段时间后抽出或由引流管排出。
2.注射药物的应用领域:超声引导下囊腔内注射药物常用于胸腔、腹盆腔的包裹性积液,切口血肿合并感染,腹盆腔脓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的盆腔淋巴囊肿的治疗,术后假性动脉瘤,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硬化治疗等。常用的硬化剂为无水乙醇、聚桂醇,抗菌药物由穿刺抽液经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的治疗药物,凝血酶为尿激酶等。
何秀丽等[10]对96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进行囊腔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超声介入将成为临床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首选方法。王锐[11]对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引流后使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与传统开腹手术脓肿切开引流对照,超声介入技术的疗效更佳,恢复快,安全性高。单国际等[12]将尿激酶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增加引流量,缩短治疗时间,证实该治疗方式的疗效显著,降低反复穿刺的风险,更加安全可靠。徐栋等[13]较早报道在超声造影指导下应用聚桂醇治疗切口妊娠,配合术后12~24 h行胚胎钳刮清宫术,成功率高,术后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三、造瘘

1.方法与定义:超声引导下造瘘术常用于肾、膀胱或胆囊、胃等,超声探明具体的梗阻部位,确定穿刺方位、角度及进针路径,合适体位配合下,经消毒、铺巾等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后,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入预定位置,引流通畅,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
2.造瘘的应用领域:经皮肾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是解除尿路梗阻以挽救肾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结石患者PCN通道将是外科择期经皮肾镜取石的有效入路,对于恶性梗阻患者可长期带管,避免或减少部分危重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14]。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梗阻性肾功能不全、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急性尿潴留等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需要快速脱水利尿或补液抗休克,膀胱造瘘术是安全快速建立排泄通道的有效方法,可为后续的抢救治疗奠定基础[15]。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能起到很好的急救缓冲作用,创伤小,实现对感染的快速引流,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待胆囊炎症明显消退后,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
尹君等[14]报道超声引导下的PCN是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有效处理手段,微创、并发症少。吴爱宁等[15]证实76例导尿困难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膀胱造瘘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定位准确、操作可视、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邓静花[17]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可显著提高结石的清除率,缩短治疗和恢复的时间,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四、热消融

1.方法与定义:临床较常用的热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及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是将高频率交流电转化成热能,使目标组织发生不可逆凝固性坏死;微波消融将电磁波转换成微波辐射能,传导至组织中转换成热能,使病灶局部温度升高而发生凝固性坏死;高强度聚焦超声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从体外将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病灶,引起瞬时高温效应,通过非侵入性热消融模式引起病灶凝固性坏死[18]
2.热消融的应用领域:出血是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超声引导下定位出血区域,消融凝固止血能取得确切的疗效。目前使用超声造影引导,定位出血区域更精细,加以热消融凝固止血治疗,对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更显著[19]。消融对术后并发症的应用广泛,如盆腔术后的异位妊娠,剖宫产、子宫手术等造成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消融优势明显,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 21, 22]
唐杰[23]总结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及时实施床旁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从而达到快速诊断与止血的目的。沈锐潮等[24]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肝穿刺后的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不良反应轻、止血效果显著,临床可作为保守或手术治疗外的补充方法。许力等[25]报道早期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微创、安全、有效,同时实现止血、消融肿瘤、清除腹腔积血。黄秀娟等[26]证实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无复发,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五、辅助溶栓

1.方法与定义:超声引导下使用Seldinger技术取患侧下肢动脉或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置入下肢血管内,注入对比剂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治疗区间,将导管插入堵塞段,退出时注入尿激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反复溶栓,直至无血栓显示。
2.辅助溶栓的应用领域: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壁损伤都会引起术后下肢血管内血栓形成,超声引导下介入溶栓具有创伤小,明显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势,疗效显著,初次溶栓即使无效,再次灌注治疗损伤也较小[27]

六、神经阻滞

1.方法与定义:超声引导下实时、动态显示目标神经,穿刺针进入并在指定区域注入无水乙醇、利多卡因等,精准实施神经阻滞,避免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滞效率[28]
2.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领域:疼痛是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枕后区各种疼痛如偏头痛、急性丛集性头痛及震荡后综合征等可采用枕大神经阻滞治疗。臂丛、肘部和腕部神经阻滞可用于上肢手术后的镇痛,坐骨神经阻滞可用于髋关节手术的镇痛,还可用于膝关节、血管及截肢手术[29]。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腹部手术提供镇痛[30]
Shim等[31]报道超声引导下枕大神经阻滞较盲穿阻滞在治疗枕后区疼痛患者时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在肘部和腕部的走行结构,甚至能清晰显示手指处末梢神经,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神经周围注入麻醉药物,可对该区域神经实施精准阻滞[32]

七、肌骨康复

1.方法与定义:超声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应用灵活,可以穿过骨关节间隙,有显著的定位优势,能清晰显示肌肉骨骼的层次关系和内部结构,准确识别软组织、肌肉、关节的病变情况[33]。术后损伤创面早期渗血、组织纤维增生、血肿机化等常导致软组织粘连,局部活动减少使得关节僵硬[34],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可以在肌骨术后功能康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肌骨术后功能康复的应用领域:尹浩等[35]探讨肌肉骨骼超声精准定位后体外发散式冲击波对膝关节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软组织粘连的应用,能促进组织修复,血管再生,对局部组织器官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肖小鹏等[36]报道超声引导下将类固醇皮质激素注入足底筋膜粘连增厚段的表面,可有效减轻症状,缓解疼痛。
超声介入有其局限性,疗效与技术水平和经验密切相关,因此要求超声介入医师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相关临床知识,向立体交叉型知识结构转变。基于超声显像的特点,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会有噪声影响,对颅脑、肺部手术并发症不易处理。腹盆腔散在的积液、出血,没有形成积聚,超声介入无用武之地;超声介入对于疝修补、后腹膜肿物切除等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并非首选方法。
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将外科、超声介入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外科不再是单维度、独立性的,而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融合。超声介入能精准定位,快速、安全、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损伤,促进康复,相信超声介入在外科治疗领域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空间,给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
董家鸿, 张宁. 精准外科 [J]. 中华外科杂志, 2015, 53(5): 321-323.

2
黎介寿. 营养与加速康复外科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2): 65-67.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性疾病循证与转化专业委员会. 外科常见腹腔感染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 [J]. 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3): 161-178.

4
闫文科, 宿华威. 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总结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32(4): 249-252.

5
Wang T, Liu LY, Luo H, et 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redu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i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severe pancreatitis patients with sterile fluid collections [J]. Pancreas, 2016, 45(1): 127-133.

6
曹晓勇.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2): 155-156.

7
罗文婷, 谭碧君, 甘田, 等. 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J].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27(5): 412-415.

8
张宁宁.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临床效果观察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 19-20.

9
Saokar A, Arellano RS, Gervais DA, et al. Transvaginal drainage of pelvic fluid collections: results, expectations, and experience [J]. Am J Roentgenol, 2008, 191(5): 1352-1358.

10
何秀丽, 兰竹, 孔德娜, 等. 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分析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9): 668-669.

11
王锐. 超声介入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6): 2760-2761.

12
单国际, 曾凡华, 邓成飞. 胸腔置管引流结合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6): 45, 49.

13
徐栋, 李明奎, 徐加英, 等. 超声造影指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 23(2): 162-164.

14
尹君, 黄乐秀, 杨玉珍. 急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介入治疗 [J]. 放射学实践, 2008, 23(12): 1369-1372.

15
吴爱宁, 马国庆, 郭春亮. 超声引导微创膀胱造瘘术在导尿困难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J]. 实用医药杂志, 2018, 35(7): 611-613.

16
郎治魁, 李文正.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8, 5(22): 155.

17
邓静花. 经皮肾镜取石术前造瘘中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分析 [J]. 影像与介入, 2012, 19(1): 84-85.

18
谢璇丞, 范宏杰, 赵卫, 等.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 28(9): 905-909.

19
杜燕, 李书兵. 超声在腹腔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治价值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19(11): 770-772.

20
朱先存, 汪明, 左鲁生, 等. 超声介入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10): 1620-1621.

21
严宝妹, 蔡款, 江岚, 等. 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 17(4): 255-257.

22
寇美林, 李成志, 邹建中.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 18(2): 115-117.

23
唐杰. 腹部实质脏器创伤超声造影及其引导的微创治疗现状与展望 [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 6(1): 5-10.

24
沈锐潮, 金昌男, 郭争捷, 等. 射频消融治疗肝穿刺后出血临床体会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 28(4): 315-317.

25
许力, 高君, 柯山, 等. 早期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 45(12): 811-815.

26
黄秀娟, 杨顺实, 赵小禹, 等.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 27(7): 641-644.

27
党玉梅. 超声引导下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估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20): 172-173.

28
Arakawa M, Shikama J, Yoshida K,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ultrasound microscope combined wit optical microscope for multipara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ngle cell [J]. 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r Freq Control, 2015, 62(9): 1615-1622.

29
陈伟国, 陈水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临床应用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 20(4): 260-263.

30
Sahin L, Sahin M, Gul R, et 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in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moarison with wound infiltration [J]. Eur J Anaesthesiol, 2013, 30(7): 409-414.

31
Shim JH, Ko SY, Bang MR, et al. Ultrasound-guided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block for patients with occipital headache and short term follow up [J]. Korean J Anesthesiol, 2011, 61(1): 50-54.

32
Jaeschke R, Thoirs K, Bain G,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hand activity and ultrasound of the median nerve [J]. Occup Med (Lond), 2017, 67(5): 389-393.

33
徐春园, 麻科, 陈静, 等. 研究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 28(3): 628-629.

34
刘超然, 王宁华. 骨骼肌超声图像纹理分析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34(5): 612-616.

35
尹浩, 魏鲁刚, 李蕊, 等. 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膝关节术后软组织粘连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 79-81.

36
肖小鹏, 蔡玉英, 胡萍香.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跖腱膜炎介入治疗效果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 22(3): 239-240.

Outlines

/

Copyright ©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10-51322630、2632、2628 Fax: 010-51322630 E-mail: csbjb@cma.org.cn
Powered by Beijing Magtech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