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胎儿LBCV走行异常存在三种类型:(1)LBCV主动脉弓下走行(abnormal subaortic course of LBCV,ASLBCV):LBCV从主动脉弓下方自胸腔左侧穿越至右侧,汇入上腔静脉。ASLBCV是LBCV走行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孤立存在,也可合并其他心脏异常,文献报道可合并右位主动脉弓,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最常合并右位主动脉弓
[5,9, 10]。本研究25例ASLBCV中,7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其中1例染色体核型为22q11微缺失。ASLBCV声像图表现为 3VT切面显示肺动脉左侧可见一血管横断面,与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及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声像图表现类似,本研究中2例ASLBV初诊被误诊为PLSVC。3VT切面肺动脉左侧出现异常静脉,应连续追踪异常静脉的回流途径及方向,在3VT切面上探头稍向胎儿头侧偏斜,可显示该静脉直接汇入上腔静脉,证实该静脉为LBCV。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也可显示主动脉弓下方异常走行的LBCV横断面,追踪血管长轴可于冠切面上显示LBCV源于头颈部静脉自左向右汇入上腔静脉的全过程(
图3)。(2)LBCV胸腺内走行(intrathymic LBCV,ITLBCV):ITLBCV是一种常见的正常变异,对胎儿健康没有影响
[4]。声像图表现为3VT切面上腔静脉向胎儿右侧偏离,与主动脉间距增加;追踪LBCV可显示其于胸腺内迂曲走行后汇入上腔静脉(
图4)。本研究中6例ITLBCV病例均为单纯走行异常,染色体核型均正常,且出生后情况良好,其中4例为下级医院转诊,了解ITLBV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可减少不必要的转诊。(3)LBCV食管后走行(retroesophageal LBCV,RELBCV):RELBCV为罕见体静脉异常,发生率约为0.002%~0.2%,约83%的RELBCV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以圆锥动脉干畸形和右位主动脉弓多见
[11, 12]。本研究中2例RELBCV分别合并法洛四联症及大动脉转位,其中1例伴有染色体异常。RELBCV声像图表现为3VT切面可见食管气管后方由左侧的LBCV与右侧的奇静脉形成的“U”形血管环(
图5),此时应仔细观察血管环的血流方向,并通过静脉频谱特征与右位主动脉弓声像图相鉴别。此外,LBCV走行异常第四种类型为双头臂静脉,双头臂静脉非常罕见,既往研究
[13, 14, 15]仅为病例报道,文献中将其归为正常变异,常无症状,多在检查时偶然发现。2支头臂静脉,一支为正常路径汇入上腔静脉,另一支头臂静脉可走行于主动脉弓下或食管后、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之间。在部分切面发现异常血管声像图时,需仔细追踪血管起源及走向,并通过静脉频谱特征判断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