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文  
 
  • Search
  • lucene Search
  • Citation
  • Fig/Tab
  • Adv Search
Just Accepted  |  Current Issue  |  Archive  |  Featured Articles  |  Most Read  |  Most Download  |  Most Cited
Expert Opinion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statistical quality of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 Ensheng Xue , ,
  • Shun Chen
Expand

Received date: 2024-05-05

  Online published: 2024-10-16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Cite this article

Ensheng Xue , Shun Chen .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statistical quality of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 2024 , 21(09) : 829 -831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1

诊断是临床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依据。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影像诊断、检验诊断等。超声诊断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主要依据。诊断是否符合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有效性,评价诊断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诊断符合率。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首次将超声诊断符合率列为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1。2020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超声医学分册》中,全国超声诊断符合率均值为83.64%,分布范围为73.95%~90.52%,显示出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原因在于超声诊断水平参差不齐,质量管理同质化水平有待提高2。为了不断提升超声诊断质量与同质化水平,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已连续两年(2023 年、2024 年)被列为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改进目标。根据此改进目标的相关要求,结合日常临床超声诊断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文浅析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统计质量的重要性。统计质量控制是指对数据统计流程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评估等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使各环节质量得到保证3

一、规范超声诊断以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诊断是通过对某一疾病的超声征象、结合相关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查检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所获得的结果。部分疾病如囊肿、结石、脓肿等具有典型的超声征象,可获得明确的诊断结果。但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些疾病因声像图不典型或检查者未经过规范化培训或诊断经验不足,使得超声诊断结果模棱两可。如报告结论中仅提示“肝脏不均匀回声灶”“右下腹部结构杂乱”“眼球内异常回声”等,使得超声诊断与金标准无法对应。不规范的诊断结果可导致所统计的诊断符合率降低。因此,超声医师要掌握超声诊断的三要素,即病变的部位、征象和性质。定位诊断、征象诊断属于物理诊断或一级诊断,定性诊断属于疾病诊断或二级诊断,疾病诊断可使用肯定性诊断、可疑性诊断或排除性诊断4。在规范的超声报告中,诊断结果必须包括定位诊断、征象诊断,并给予定性诊断,如左肝结节(考虑血管瘤),或采用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s,RADS)进行分类诊断。此外,应该把对就诊者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列为该病例的主要诊断,即第一诊断。

二、合理选择诊断对照标准以提高统计结果的可靠性

诊断对照标准是指在诊断符合率统计中用于划分统计对象是否患有目标疾病的标准,其中金标准是判断诊断是否准确的最可靠依据5。超声诊断符合率所纳入统计对象患有目标疾病的金标准包括手术后病理诊断、手术诊断或指南共识标准,也可使用临床检验指标、动态随访结局、其他影像学检查佐证和病例讨论等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后作为诊断对照标准6,如大多数肿瘤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结石以手术诊断作为金标准,动脉狭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急性胰腺炎以指南作为诊断标准等。但临床综合诊断并不是十分准确的诊断对照标准,包括随访的结局5。有些病灶,如乳腺非肿块性病灶,即使活检提示良性、近期(1年内)超声随访未发现恶性征象,也不宜作为良性病灶的确诊依据7。因为活检仅仅是局部的组织活检,其结果不能反映肿块病理的全貌,无法排除多种病理共存的情况。因此,应尽可能选择有金标准或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对照的病例纳入统计,以提高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尤其该医疗机构病种覆盖面广、有符合统计条件的足够病例数时,更应如此。

三、全面筛选统计病例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完整性

完整性要求统计数据应当全面完整,统计范围不重不漏,统计口径一致3。完整性要求筛选病例时,应该对超声科室所有登记在案的病例按统一的口径进行甄别采集。采集时要注意患者多发疾病的选择、与诊断对照标准对应的选择、超声检查结果时效的选择和病例随访范围的选择。
1. 多发疾病的选择:当患者存在有一种以上疾病时,应选择对就诊者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作为该病例的主要诊断8。主要诊断的选择对于符合率统计的质量至关重要,应力求准确。因而,一份超声报告中有多个诊断时,要选择主要诊断进行统计。如某一患者同时患有肝脏肿瘤、胆囊结石,手术结果证实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正确而肝脏肿瘤误诊,此时不能为了提高诊断符合率而选择胆囊结石,必须选择肝脏肿瘤作为主要诊断。此外,单病种诊断符合率统计时则选择目标病种。
2.与诊断对照标准对应的选择:所纳入统计的病例,其超声诊断必须能够对应于手术后病理诊断、手术诊断等,包括器官的对应、目标病灶部位及大小的对应,无法明确病灶具体部位的病例不能纳入统计。如甲状腺结节常为多发性,超声报告中必须描述目标结节位于腺体的具体位置,如右叶上部、左叶下部等,而且目标结节对应的径线也必须一致或基本一致,否则就应被剔除。此外,超声检查未发现目标器官的病灶,而手术后病理或手术的结果证实有病灶者则应纳入统计。
3.超声检查结果的时效选择:影像检查结果的时效性是指影像检查所得结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疾病的诊疗仍具有参考价值的特性。不同疾病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一些疾病的超声表现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而另一些疾病则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因此,重视超声检查结果的时效性对于诊断符合率的统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超声诊断符合率的统计时长,一般按年度计算。选择住院期间经超声检查或住院前经超声检查并在住院期间被临床采用的病例是合理的6
4.病例随访范围的选择:按照超声诊断符合率的定义要求,所纳入统计的对象必须是经过该医疗机构超声科室检查过的、有诊断对照标准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所有病例。因而,首先应对经过该医疗机构超声科室检查过的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再从中筛选出有手术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或按指南共识标准诊断等对应的病例。如果仅对重点病例或感兴趣的病例随访,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选择偏倚,从而导致所统计的诊断符合率过高或偏低。此外,随访工作人员要明确随访目的、熟悉随访流程并掌握随访质量控制。

四、明确评判超声诊断符合与否的标准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可比性

诊断符合率和诊断准确率是评估医疗诊断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侧重点不同。诊断符合率更多地关注某一诊断结果与诊断对照标准的一致性,计算方法是将单位时间内某一诊断结果与诊断对照标准进行比较,统计两者一致的例数占同期有诊断对照标准比较的总例数的比例9;诊断准确率则关注诊断方法本身的准确性,以金标准作为参照,先统计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再通过2×2 表格进行计算10
超声诊断符合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超声诊断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符合的例数,占同期超声诊断有对应病理或临床诊断的总例数的比例6。界定统一的评判超声诊断是否符合的标准关系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超声诊断符合率统计结果的可比性。如一些医疗机构对同一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与否的评判标准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所统计的诊断符合率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可比性降低。诊断符合指主要诊断与诊断对照标准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存在明显的相符或相似之处)9。如超声主要诊断为某一器官肿瘤,无论该部位肿瘤病理诊断为良性或恶性,均判定为符合;超声主要诊断为某一器官病灶为炎性,其病理诊断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也判定为符合。即超声定位诊断、征象诊断与诊断对照标准完全相符或基本相符者评判为符合。
对采用RADS 进行分类诊断的单病种,统计其诊断准确性时,应界定统一的统计疾病分类诊断结果的临界值,即定义统一的分类诊断结果为阳性或阴性的界限。因为界定临界值是研究疾病分类诊断准确性的关键环节[10-11]。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版)中,乳腺占位超声诊断准确率统计时,要求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13 年版)进行分类,4 类及以上为阳性,即低度可疑恶性及以上的病灶均为阳性结果6。但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类诊断准确性研究中,分类诊断临界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12-13]。未采用公认的评价RADS 分类诊断结果的临界值,降低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单病种分类诊断准确性统计结果的可比性。建议参照BI-RADS 分类诊断临界值,使用低度可疑恶性及以上的病灶均为阳性结果。

五、提升超声基线数据采集质量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真实性要求统计源头数据必须符合统计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确保统计数据有依据、可溯源3。基线数据的可追溯性要求对数据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建立稳定的数据存储系统并定期备份、统一的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并记录相关信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基本上可以满足基线数据可追溯性的要求。但也有少数医疗机构的PACS 存在影响统计数据可追溯性的问题,包括(1)时间范围、病种、符合程度等统计指标的筛选功能不齐全;(2)统计数据结果不稳定,选择同一检索词、同一时间段,但不同批次所获取的数据不一致;(3)由信息人员嵌入系统中的统计公式不正确等。此外,PACS 中相关基线数据必须完整无误,应注意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只对部分病例尤其是感兴趣病例进行随访;(2)随访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不相关、不匹配;(3)判断符合标准不统一,特别是与诊断对照标准是否符合的界定不一致等。因此,在质控抽查时,首先必须对PACS 中相关的基线数据完整性、数据来源可靠性、符合标准一致性、统计公式正确性等进行评估。此外,PACS 中具备数据不可修改、备份等功能,也是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保证。

六、统计质量控制培训是确保统计结果真实性的前提

利用国家、省市各级线上线下各种学习资源、平台,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强化“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相关内容的培训,包括推行国家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关于超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存图以及结构化报告等要求,解读相关超声诊断符合率的统计质量控制内涵,明确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等。定期组织专家现场抽查超声诊断符合率的统计质量,并现场分析总结,及时反馈、指导整改。通过持续督导改进的机制,以不断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的统计质量。
以“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目标为导向,不断完善超声质控信息化系统建设,梳理各相关存在问题的环节,融合相关的质量评价模块,如:将PAC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病理查询系统等进行功能整合。在全面随访的基础上,自主匹配诊断对照标准和超声主要诊断,以保证统计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落实超声诊疗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病例随访及报告管理等相关制度,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统计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专家共识(2018 年版)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27(11): 921-923.

2
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2020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超声医学分册 [M]. 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4-17.

3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2021)[S/OL]. (2021-06-17)[2024-05-10].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137.html.

4
田家玮. 中华浅表器官超声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323-324.

5
胡志德, 仲人前. 诊断准确性试验的偏倚来源及其控制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35(2): 177-183.

6
薛恩生, 陈舜. 超声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年版)的解读及临床应用 [J/OL].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20(7):690-692.

7
Burns RP, Brown JP, Roe SM, et al. Stereotactic core-needle breast biopsy by surgeons: minimum 2-year follow-up of benign lesions [J].Ann Surg, 2000, 232(4): 542-548.

8
赵小佳, 黄碧波, 李建军. 475 份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分析及对策 [J]. 中国病案, 2013, 14(9): 14-15.

9
刘爱民. 病案信息学 [M].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231-233.

10
Mander GTW, Munn Z. Understanding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stud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s: a primer for medical radiation technologists [J].J Med Imaging Radiat Sci, 2021, 52(2): 286-294.

11
张丽帆, 刘晓清. 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设计及临床应用 [J]. 协和医学杂志, 2020, 11(1): 96-101.

12
Qi Q, Zhou A, Guo S, et al.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s by comparing with the other four systems (ACR TI-RADS, Kwak-TIRADS,KSThR-TIRADS, and EU-TIRADS): a single-center study [J]. Front Endocrinol, 2021, 12: 763897.

13
Piticchio T, Russ G, Radzina M, et al.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American, European, and Asian TIRADSs in thyroid nodule assessm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Eur Thyroid J,2024, 13(2): e230242..

Outlines

/

Copyright ©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Electronic Edi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10-51322630、2632、2628 Fax: 010-51322630 E-mail: csbjb@cma.org.cn
Powered by Beijing Magtech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