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一种特定类型,特指从髂动脉至足部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
[1]。随着人口老龄化与饮食结构改变,LEAD 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状态,还与截肢、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
[1,2]。2024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等11 个学会组织联合发布的下肢动脉疾病最新管理指南
[2]将PAD 分为四个临床亚型:无症状PAD(可能有功能障碍)、慢性症状性PAD(包括间歇性跛行)、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和急性肢体缺血。虽然间歇性跛行是LEAD 的典型症状,但实际上20%~59%的患者并没有腿部症状,而这些无症状患者的功能损害和预后与有症状患者相当
[2,3]。LEAD 的病因主要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及非动脉粥样硬化两大类,后者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炎、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腘动脉压迫综合征、动静脉瘘等
[4]。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是LEAD 的主要病因。本文主要聚焦正常下肢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性病变。
据估计全球至少有1.13 亿人,甚至可能多达2.36 亿人患有LEAD
[2]。从2000 年至2020 年,中国LEAD 患者总数预计增长40%。2000 年,中国LEAD 患者总数约为2944 万,到2020 年,该数量上升至4113 万
[5]。动脉粥样硬化性LEAD 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6]。2024 年ACC/AHA 指南
[2]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心血管风险因素以及其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情况,将以下人群视为具有LEAD 较高风险:年龄超过65 岁的个体;年龄在50 ~64 岁,并且至少具有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慢性肾病或有PAD 家族史;50 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具有一个其他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以及其他血管已经确诊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LEAD 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结构化运动训练、药物治疗以及血运重建等
[2]。由于所有级别的LEAD 都与心血管病变和不良肢体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因此,深入了解影响下肢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因素,提高对LEAD 的认识,对于诊断、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