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

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指标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 周易 1 ,
  • 张红梅 1 ,
  • 尹立雪 , 2, ,
  • 杨浩 3 ,
  • 付培 1
展开
  • 1.610072 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
  • 2.610072 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610072 成都,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与生物力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3.610072 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部
通信作者:尹立雪,Email:

Copy editor: 吴春凤

收稿日期: 2024-05-21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7-09

基金资助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605)

版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本刊为电子期刊,以网刊形式出版。

Dynamic changing trends of ultrasound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in Sichuan Province

  • Yi Zhou 1 ,
  • Hongmei Zhang 1 ,
  • Lixue Yin , 2, ,
  • Hao Yang 3 ,
  • Pei Fu 1
Expand
  • 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 and Non-invasive Cardiolog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72, China
  • 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 and Non-invasive Cardiolog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72, China; Ultrasound in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nd Biomechanics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Branch of the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Chengdu 610072, China
  • 3.Medical Department,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in Lixue, Email:

Received date: 2024-05-21

  Online published: 2024-07-09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目的

揭示2020—2022年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关键指标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

方法

基于四川省医疗质控数据上报平台,收集并分析2020—2022年期间四川省21个市州超声质量管理控制指标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结构、过程、结果质量分析指标的差异。

结果

2020—2022年四川省省域各市州三级专科医院医患比逐年下降[(1.75±0.93)人/万人次vs (1.59±0.55)人/万人次vs (1.49±0.56)人/万人次],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均逐年增加[(770.42±258.30)人/人次vs (965.73±323.52)人/人次vs (974.75±335.51)人/人次],超声诊断符合率逐年提高[(0.79±0.20)% vs (0.95±0.04)% vs (0.96±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11,P=0.020;F=3.74,P=0.040;F=7.39,P<0.001);三级综合、二级综合和二级专科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市州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逐年提高[1.00(0.98,1.00)% vs 1.00(0.99,1.00)% vs 1.00(0.9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73,P=0.035);三级专科、二级综合、二级专科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逐年比较,2020年四川省21个市州13个核心超声质控指标中医患比、医师月均工作量、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4个超声质控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21年医患比、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3个超声质控指标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22年仅超声诊断符合率1个超声质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差异指标逐年减少。

结论

2020—2022年四川省不同市州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指标不断趋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改进。

本文引用格式

周易 , 张红梅 , 尹立雪 , 杨浩 , 付培 . 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指标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 21(07) : 664 -670 .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eal the dynamic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ey ultrasound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20 to 2022.

Methods

Based on the Sichuan Provincial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Data Reporting Platform,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data on ultrasound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indicators in 21 cities or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20 to 2022. The basic situation of ultrasonographers in Sichu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process, and outcome quality analysis indicators was analysed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or non-parametric tests.

Results

From 2020 to 2022, the average monthly workload of ultrasound physicians and the accuracy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tertiary specialized hospitals in all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doctor-patient ratio in ultrasound department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 the differences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75±0.93 vs 1.59±0.55 vs 1.49±0.56, F=4.11, P=0.020; 770.42±258.30 vs 965.73±323.52 vs 974.75±335.51, F=3.74, P=0.040; (0.79±0.20)% vs (0.95±0.04)% vs (0.96±0.03)%, F=7.39, P<0.001]; in contras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in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secondary general hospitals, and secondary specialized hospitals (P>0.05). The completion rate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within 48 hours of admission in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of all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00(0.98, 1.00)% vs 1.00(0.99, 1.00)% vs 1.00(0.97, 1.00)%, H=6.73, P=0.03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tiary specialized hospitals, secondary general hospitals, and secondary specialized hospitals (P>0.05). When comparing 13 ultrasound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in hospitals from 21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20,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ultrasound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doctor-patient ratio, average monthly workload of ultrasound physicians, positive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ultrasound reports, and ultrasou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P<0.05 for all). In 2021,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ree ultrasound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doctor-patient ratio, positive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ultrasound reports, and ultrasound diagnostic accuracy (P<0.05 for all). However, in 2022, only one ultrasound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 ultrasou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of ultrasound medicine in different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 have been converging, and the key indicator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upgraded and improved.

四川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民族聚居,包括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超声医学专业的发展存在地域差异巨大、人员设备不均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长期致力于实现各地区间超声医学诊疗活动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积极推动全省范围内国家超声医学质控指标体系的应用和动态监测与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和激励措施,促进各市州超声医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揭示四川省全域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工作逐年改进情况以及各地区及不同级别医院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本文对四川省全域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超声医学专业2020—2022年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更加高效的质量控制管理策略,建立合理的超声诊疗水平提升机制。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省21个市州通过四川省医疗质控数据上报平台上报的2020—2022年数据,由四川省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市州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分中心督促各级医院组织专人填报。
数据纳入标准:数据填写完整、规范,率指标均以%表示并≤100%;数据排除标准:数据缺失、格式不规范、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异常高值或低值。
共纳入连续3年上报的301家医疗机构的数据,其中,公立医院289家,包括三级综合医院112家(37.21%)、二级综合医院65家(21.59%)、三级专科医院53家(17.61%)、二级专科医院42家(13.95%)和一级医院17家(5.65%);民营医院12家(3.99%)。由于抽样调查中一级医院(17家)和民营医院(12家)数量少且分布不均,本研究最终纳入各地区三级、二级医院合计272家医院的连续3年上报数据。

二、方法

本研究依据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指标体系,纳入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方面合计13项分析指标,包括:5项结构质量分析指标(超声科医师学历构成比、超声科医师年龄构成比、超声科医患比、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超声仪器质检率)、4项过程质量分析指标[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超声危急值10 min内通报完成率、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乳腺病变超声报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率]、4项结果质量分析指标(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筛查中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检出率、超声诊断符合率)。
各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1]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正态性采用Kolmogorov-Smirnova检验(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R)表示。2020—2022年四川省超声医师基本情况(学历、年龄)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2020—2022年3年间和不同等级医院间的差异。四川省超声结构质量分析指标(超声仪器质检率)、4项超声过程质量分析指标(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超声危急值10 min内通报完成率、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BI-RADS分类率)、1项超声结构质量分析指标(超声筛查中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检出率)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比较多组间的差异。超声科医患比、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若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的差异,若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比较多组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四川省2020—2022年超声医师基本情况

1.学历:

四川省各类医院中超声医师的学历构成以学士学历为主,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2021年、2022年超声医师中学士学历占比分别为56.85%、56.84%、64.16%;2020年、2021年、2022年超声医师中学士以下学历占比逐年减少,分别为32.67%,30.80%,26.57%。各类型医疗机构的学士以下医师、学士医师、硕士医师、博士医师占比在2020—2022年3年中具有差异,不同等级医院间超声医师学历构成也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P均<0.05,图1)。
图1 2020—2021年四川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分布情况

注:各类型医疗机构的学士以下医师、学士医师、硕士医师、博士医师占比在2020—2022年3年中具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6.16,P<0.001;χ²=18.53,P<0.001;χ²=7.21,P=0.031;χ²=18.68,P<0.001);不同等级医院间超声医师学历构成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χ²=19.70,P<0.001)

2.年龄:

四川省各类医院中超声医师年龄构成主要以25~35岁和36~45岁两个年龄段(25~45岁)为主,<25岁年龄段超声医师占比最少,2020年、2021年、2022年超声医师中25~35岁超声医师人数占比分别为42.96%、39.67%、38.30%,36~45岁超声医师人数占比分别为37.01%、38.36%、40.28%。四川省各类型医疗机构中超声医师25~35岁、36~45岁、>45岁三个年龄段占比在3年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5岁年龄段占比在3年间比较,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院间超声医师年龄构成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图2)。
图2 2020—2021年四川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年龄分布情况

注:四川省各类型医疗机构中超声医师25~35岁、36~45岁、>45岁三个年龄段占比在3年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2.58,P<0.001;χ²=6.53,P=0.048;χ²=15.59,P<0.001);<25岁年龄段占比在3年间比较,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4.87,P=0.093);不同等级医院间超声医师年龄构成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χ²=20.26,P<0.001)

二、2020—2022年不同等级医院超声质控指标对比

1.超声科医患比:

比较2020—2022年四川省不同等级医院13个超声质控指标的差异,发现各市州三级专科医院超声科医患比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二级专科医院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表1 2020—2022年四川省不同等级医院部分超声质控指标比较
医院级别 数量 超声科医患比(人/万人次) 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F P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H P
三级综合 112 1.54±1.02 1.51±1.49 1.32±0.50 1.72 0.180 1.00(0.98,1.00) 1.00(0.99,1.00) 1.00(0.97,1.00) 6.73 0.035
三级专科 53 1.75±0.93 1.59±0.55 1.49±0.56 4.11 0.02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0.14 0.935
二级综合 65 2.11±1.11 2.30±1.40 2.05±1.16 0.93 0.398 1.00(0.99,1.00) 1.00(0.99,1.00) 1.00(0.95,1.00) 0.48 0.787
二级专科 42 2.23±0.81 2.11±1.01 2.31±1.11 0.36 0.698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4.39 0.111
医院级别 数量 超医师月均工作量(人/人次) 超声诊断符合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F P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F P
三级综合 112 1005.92±420.72 930.46±480.82 1027.89±437.53 2.45 0.092 0.88±0.11 0.92±0.07 0.92±0.08 2.46 0.092
三级专科 53 770.42±258.30 965.73±323.52 974.75±335.51 3.74 0.040 0.79±0.20 0.95±0.04 0.96±0.03 7.39 <0.001
二级综合 65 726.48±384.11 735.95±325.83 801.26±398.66 0.97 0.379 0.82±0.11 0.84±0.25 0.89±0.08 0.31 0.743
二级专科 42 625.53±260.30 796.78±132.31 587.65±317.73 0.47 0.629 0.89±0.10 0.91±0.17 0.95±0.05 0.38 0.691

2.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

各市州三级专科医院的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均逐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二级专科医院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

各市州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逐年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专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二级专科医院3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均>0.05,表1)。

4.超声诊断符合率:

各市州三级专科医院的超声诊断符合率逐年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综合、二级综合、二级专科医院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5.其余指标:

超声仪器质检率、超声危急值10 min内通报完成率、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乳腺病变BI-RADS分类率、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筛查中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检出率等指标在不同等级医院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三、2020—2022不同地区超声质控指标差异

比较2020年四川省21个市州13个超声质控指标,其中超声科医患比、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4个超声质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3图4表2),其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超声科医患比较高(图3),凉山彝族自治州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最高(图4)。2021年四川省各市州间超声科医患比、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3项超声质控指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3表2)。2022年四川省各市州间仅超声诊断符合率1项超声质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超声科医患比、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3项超声质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3图4表2)。
图3 2020—2022年四川省各市州超声科医患比变化

注:2020年、2021年21个市州超声科医患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3,P<0.001;F=2.49,P<0.001);2022年21个州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650)

图4 2020—2022年四川省各市州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变化

注:2020年21个市州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1,P<0.001);2021年和2022年21个市州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P=0.23;F=1.20,P=0.27)

表2 2020—2022年四川省各市州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和超声诊断符合率变化(%)
州市 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   超声诊断符合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成都市 0.75±0.14 0.74±0.21 0.76±0.15 0.86±0.10 0.92±0.08 0.91±0.09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0.71±0.20 0.77±0.18 0.78±0.13 0.70±0.09 0.78±0.20 0.91±0.02
巴中市 0.83±0.13 0.79±0.10 0.77±0.15 0.86±0.07 0.93±0.03 0.88±0.09
达州市 0.65±0.24 0.66±0.24 0.69±0.28 0.80±0.20 0.84±0.15 0.84±0.16
德阳市 0.73±0.15 0.64±0.24 0.71±0.06 0.92±0.03 0.95±0.04 0.97±0.03
甘孜藏族自治州 0.68±0.20 0.54±0.37 0.69±0.21 0.66±0.19 0.80±0.20 0.96±0.04
广安市 0.69±0.20 0.68±0.26 0.73±0.17 0.78±0.13 0.84±0.16 0.90±0.10
广元市 0.83±0.13 0.76±0.18 0.84±0.15 0.90±0.05 0.92±0.08 0.92±0.08
乐山市 0.81±0.13 0.77±0.18 0.82±0.14 0.91±0.06 0.92±0.07 0.93±0.05
凉山彝族自治州 0.66±0.17 0.65±0.21 0.71±0.19 0.76±0.17 0.92±0.07 0.91±0.08
泸州市 0.77±0.10 0.78±0.20 0.80±0.15 0.88±0.06 0.89±0.10 0.90±0.09
眉山市 0.75±0.12 0.69±0.28 0.79±0.16 0.79±0.11 0.89±0.11 0.88±0.12
绵阳市 0.75±0.14 0.71±0.22 0.72±0.20 0.87±0.09 0.90±0.10 0.94±0.05
南充市 0.81±0.15 0.78±0.15 0.81±0.12 0.86±0.06 0.91±0.09 0.93±0.05
内江市 0.81±0.12 0.69±0.30 0.75±0.12 0.88±0.05 0.88±0.12 0.91±0.07
攀枝花市 0.89±0.08 0.83±0.13 0.87±0.09 0.91±0.05 0.91±0.06 0.92±0.04
自贡市 0.79±0.16 0.78±0.15 0.75±0.16 0.84±0.07 0.95±0.04 0.93±0.04
遂宁市 0.72±0.19 0.63±0.26 0.79±0.16 0.90±0.06 0.96±0.04 0.96±0.03
雅安市 0.83±0.11 0.83±0.10 0.80±0.11 0.89±0.06 0.90±0.07 0.93±0.03
宜宾市 0.79±0.15 0.72±0.24 0.75±0.11 0.88±0.08 0.92±0.07 0.74±0.23
资阳市 0.70±0.15 0.79±0.11 0.70±0.23 0.89±0.03 0.93±0.07 0.94±0.05
F 1.95 2.16 1.11 2.51 1.60 2.06
P <0.001 0.031 0.343 <0.001 0.049 0.024

讨论

一、持续改进超声医学医疗质量

医学实践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最大化患者的临床利益,同时最小化患者包括其照顾者的相关风险,在放射学、放射肿瘤学、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超声医学以及各种成像引导的医疗实践中,为了贯彻这一原则需要不断优化诊断图像质量、提高图像诊断准确性,强调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2]。Hillman等[3]将质量定义为: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完成正确的程序,并将正确的解释准确、快速地传达给患者和医师的程度。因此,检查和流程的合理性、解释的准确性、结果传达的及时性以及对整个过程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测成为了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医疗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指标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医疗服务质量,进而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疗质量,并反映其现状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4]
本文分析了2020—2022年超声医学专业13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三级专科医院医患比逐年下降,医师月均工作量均逐年增加,超声诊断符合率逐年提高,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超声检查48 h内完成率逐年提高。21个市州间超声科医患比、超声医师月均工作量、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指标存在差异,但差异指标在逐年减少。进一步分析原因,在四川省超声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的3年,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3年,随着网络培训的不断普及,各类规范化线上会议的不断召开,医务人员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更为方便快捷,有利于超声诊断符合率不断提升;同时远程医疗平台不断完善,远程实时会诊得以实现,有助于解决基层疑难病例诊断难题,缩小不同地区间的超声质量水平的差异。

二、致力缩小超声医学诊疗水平差距

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进行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医疗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心血管影像技术规范化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5]。安徽省2019年调查报告[6]发现三级综合医院与三级专科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存在明显差距,与本次结果一致,因此,建立并实施公认的标准、指南、规范和专家共识,在所有诊断和治疗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医疗实践,是缩小不同等级医院超声医学诊疗水平差距的必要手段[7]。基于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PDCA持续改进、全程质控、全科参与等核心质量管理理念,建立标准化的质控体系,可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质控水平[8]。由于四川省特殊的地理情况,偏远地区人员、设备配置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在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开展各类规范化培训班,拓宽基层医师超声水平提升渠道,同时利用超声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为超声医师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提高基层超声医师诊断能力。

三、继续提升超声诊断符合率

超声诊断符合率是评价超声诊断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戴明循环管理法,定期开展病例随访学习并不断总结,可有效改善医学质量,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9]。构建随访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准确匹配病理和超声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和校正,有利于提高随访效率和超声医师诊断效能,同时,通过采用诊断加权评分对医师诊断效能进行定量评价,可以促进质量控制工作精细化管理,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10]。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对超声标准切面图像进行实时、智能化监测,有助于实现超声图像质量全过程控制管理,并辅助超声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11]。一项挪威关于医院放射科的双阅片率和质量保证的全国调查发现,放射科双阅片可提高图像诊断准确率,不同医院及科室双阅片率的差异与科室师资状况显著相关[12]。在四川省部分师资力量不足的偏远地区,无法实现上级医师与初级医师双阅片,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超声医师和人工智能双阅片,辅助超声诊断,同时可利用5G技术,超声专家实时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有效缓解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13]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1)由于质量控制数据采用哨点医院线上自主填报的形式,无法做到质控管理系统自动抓取,部分医疗机构由于对指标理解有偏差或科室缺乏信息化系统,可能存在指标统计的误差,部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仍需不断提高;(2)由于四川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各地区抽样调查哨点医院分布及数量不均,可能会存在抽样误差;(3)由于抽样调查中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数量少且分布不均,本研究仅对各地区三级、二级医院进行了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缺少对一级和民营医院数据的进一步分析。
总之,四川省不同类型与不同地区医疗机构超声诊断水平仍存在差异,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应重点开展针对性质控,以实现超声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超声诊断等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161号 [EB/OL]. (2022-5-11)[2024-6-27].

2
Amurao M, Gress DA, Keenan MA, et al.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in medical physics [J/OL]. J Appl Clin Med Phys, 2023, 24(3): e13885.

3
Hillman BJ, Amis ES Jr, Neiman HL, et al. The futur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l imaging: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ACR FORUM [J]. J Am Coll Radiol, 2004, 1(1): 33-39.

4
谷杨, 王红燕, 李建初, 等. 超声医学相关质量指标的应用现状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7): 639-641.

5
吕滨, 任心爽, 安云强, 等. 中国心血管影像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医疗质量报告 [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7): 625-633.

6
王佳佳, 王金萍, 姜凡, 等. 2019年度安徽省三级中医院和其他三级综合医院超声质量控制调查比较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7): 643-646.

7
尹立雪, 张红梅.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7): 609-612.

8
郑宇觐, 刘会, 郭丹丹, 等. 标准化质量控制理念在超声医学科的应用研究 [J]. 协和医学杂志, 2023, 14(3): 575-580.

9
高璐滢, 王红燕, 谷杨, 等. 利用戴明循环法开展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干预成效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7): 647-651.

10
吕衡, 谢海琴, 陈香梅, 等. 随访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超声医师诊断效能的影响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8): 812-815.

11
李欣雨, 吴洋, 张红梅, 等. 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J].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 108-113.

12
Lauritzen PM, Hurlen P, Sandbæk G, et al. Double reading rates and quality assurance practices in Norwegian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s: two parallel national surveys [J/OL]. Acta Radiol, 2015, 56(1): 78-86.

13
姜玉新. 信息化技术助力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新发展 [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7): 625-628.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