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astro CY. ARDS and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a pathologist′s perspective [J].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6, 18(1): 13-19.
|
2 |
Herridge MS, Tansey CM, Matté A, et al. Functional disability 5 years afte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N Engl J Med, 2011, 364(14): 1293-1304.
|
3 |
陆月明. 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析评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 14(1): 81-83.
|
4 |
Jambrik Z, Gargani L, Adamicza Á, et al. B-lines quantify the lung water content: a lung ultrasound versus lung gravimetry study in acute lung injury [J]. Ultrasound Med Biol, 2010, 36(12): 2004-2010.
|
5 |
张丹, 李唯, 孟焱, 等. 超声诊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6(3): 173-175.
|
6 |
张丹, 席修明, 李唯, 等. 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超声表现初步观察[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 5(1): 61-67.
|
7 |
闫丹丹, 张丹, 李燕东, 等.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16(9): 645-648, 653.
|
8 |
闫丹丹, 张丹, 李燕东, 等. 家兔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模型的建立 [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24): 4440-4443.
|
9 |
丁奕文, 张丹, 李燕东, 等. 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与腹部脏器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 [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7(1): 72-77.
|
10 |
葛庆岗, 姚智渊, 王铁华, 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16(11): 773-779.
|
11 |
黄志俭, 陈荣昌. 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J]. 国际呼吸杂志, 2006, 26(6): 452-453.
|
12 |
解立新, 刘又宁. 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肺外源性ARDS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7): 517-519.
|
13 |
姚敦琛, 潘龙, 陈秉钧, 等. 三种方法复制″二次打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7, 25(3): 235-240.
|
14 |
王康武, 刘学刚, 王祖义, 等. 油酸"二次打击法"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5, 31(11): 683-686.
|
15 |
李玉林, 文继舫, 唐建武, 等. 病理学 [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1.
|
16 |
周树生, 查渝, 王春艳, 等. 床旁超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研究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8): 558-562.
|
17 |
王育凯, 林樟樟, 陈绍琦. 肺超声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应用进展 [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7, 21(2): 129-132.
|
18 |
李虹, 吕秀章, 李一丹, 等. 肺超声"彗星尾征"的关联性结构及相关定性定量研究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 26(5): 458-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