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

图片丢失啦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超声医疗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健全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各级超声医疗质控中心的工作交流,探索超声质控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新途径,自2019年开始由姜玉新教授领先,组织全国各省市地区超声医学专家,策划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优秀论文征集,为进一步协助全国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大会”的学术交流,进行专题出版。本专题内容包括: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方法、策略以及效果的评估和研究;超声医学质量管理核心指标的解读及应用;各省、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现状与地区间对比分析研究等内容,本专题内容适宜各级医院从事超声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师。
共找到 41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信息化技术助力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新发展
    姜玉新, 李建初, 王红燕, 陶葸茜, 马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25-62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1
    摘要 (398) HTML (15) PDF (501 KB) (134)
  • 2.
    河南省全区域早孕期超声筛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徐嵩龄, 栗河舟, 吴娟, 李洁, 杨坡, 董艳会, 沈彬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29-63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2
  • 3.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指南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于静淼, 吕学敏, 陈涛, 郭稳, 王丹丹, 秦晓婷, 张新礼, 赵一冰, 张淑敏, 何靖楠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34-63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3
    摘要 (664) HTML (31) PDF (3024 KB) (120)
  • 4.
    辽宁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基线调查情况及现状分析
    陈骊珠, 黄瑛, 任卫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38-64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4
    摘要 (274) HTML (4) PDF (602 KB) (22)
    目的

    了解辽宁省各级医院超声科的基本情况,探讨超声质量控制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法

    辽宁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于2021年3月下发辽宁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基线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辽宁省内各级各类医院的超声科,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调查内容包括超声医师基本情况、开展检查项目、年超声检查人次、超声科医师数与诊断仪器数量比、平均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危急值通报例数、超声报告阳性率和超声诊断符合率等。各级医院间上述超声质量控制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辽宁省14个地级市共141家医院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三级甲等医院48家,三级乙等医院20家,二级甲等医院42家,二级乙等医院5家,其他级别医院26家。各级医院在超声医师平均数量、医师年龄(>45岁)、职称(高级和初级职称)和学历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科年门诊、急诊、体检、住院超声检查人次、人均日工作量、急诊超声与床旁超声开展情况在各级医院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各类检查人次均以三级甲等医院最高,二级乙等医院最低。各级医院在平均住院超声预约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检查结果质量分析指标中,各级医院之间超声报告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三级甲等医院超声报告阳性率最高,达到(78.3±23.6)%;各级医院间超声诊断符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级乙等医院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较低,为(65.6±11.2)%。

    结论

    辽宁省各级医院超声科在多项质量控制指标中存在明显差异,辽宁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基于辽宁省各级医院超声科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政策和规范,开展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实现辽宁省超声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 5.
    2019年度安徽省三级中医院和其他三级综合医院超声质量控制调查比较
    王佳佳, 王金萍, 姜凡, 李保启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43-64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5
    摘要 (240) HTML (1) PDF (494 KB) (10)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三级中医院超声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方法

    安徽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下发2019年超声质量控制调查表,调查对象为安徽省10家公立三级中医院和38家三级综合医院,调查内容包括《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专家共识(2018年版)》提出的7个超声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各调查医院超声亚专业学组开设情况。

    结果

    安徽省三级中医院超声科平均每日超声检查人次、年度危急值通报例数明显少于同级别综合医院(210.9人次/d vs 482.5人次/d;12例 vs 44例)。超声科亚专业学组开展方面,中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在超声介入学组、肌肉骨骼学组的开展方面相比(30.0% vs 89.4%;10.0% vs 63.2%),存在一定不足。

    结论

    安徽省三级中医院在超声亚专业开展以及超声新技术开展方面与同级别综合性医院间存在较大差距。充分开展超声新技术,加强中医院校的超声医学教育,在缩小中医院、综合医院超声质量控制差距中有一定作用。

  • 6.
    利用戴明循环法开展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干预成效
    高璐滢, 王红燕, 谷杨, 马莉, 陶葸茜, 王若蛟, 徐雯, 李建初, 姜玉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47-651.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6
    摘要 (229) HTML (1) PDF (615 KB) (9)
    目的

    探究开展戴明循环法干预后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的质量控制变化。

    方法

    从超声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制定质量控制管理指标,并通过开展质量控制培训、单病种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指导进行戴明循环管理,比较戴明循环管理前后的2017年和2019年北京市71家哨点医院超声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的数据,其中超声结构及过程质量分析指标采用秩和检验,超声结果质量分析指标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

    结果

    基于戴明循环法管理,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医患比为1.18(0.92,1.58)人/万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1.34(1.01,2.31)人/万人次]减少11.94%。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人均每日工作量为33.85(25.59,43.36)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29.86(17.86,39.65)人次]增加13.36%。2019年北京超声报告阳性率为(0.72±0.19),与2017年相比较(0.56±0.23)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01)。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0.84±0.09),与2017年相比较(0.81±0.14)增加3.70%。

    结论

    实施戴明循环法的质量控制管理,在超声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仍提高了北京市超声医学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核心质量控制结果指标。

  • 7.
    东莞市二级及三级医院超声基线情况调查与质量指标分析
    李霞, 陈桂武, 罗海波, 谢玉环, 陈沛芬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52-65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7
    摘要 (247) HTML (1) PDF (582 KB) (6)
    目的

    探讨东莞市二级及三级医院超声医学质量管理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法

    调查与分析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东莞市52家二级医院(31家)及三级医院(21家)超声基线情况与质量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超声基线情况(工作人员、医师年龄、医师职称、医师学历)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质量指标(结构质量分析指标、过程质量分析指标、结果质量分析指标)的差异。

    结果

    在超声基线情况的比较中,工作人员、医师年龄、医师学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9、8.418、95.375,P=0.001、=0.038、<0.001),而医师职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构质量分析指标中,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平均每日门诊、急诊、体检、住院超声检查人次及超声科医患比比较[183.94(107.14,266.11)人次/d vs 383.85(174.19,557.50)人次/d;19.02(6.03,25.37)人次/d vs 24.72(5.32,36.51)人次/d;27.66(8.76,36.90)人次/d vs 50.94(30.29,115.29)人次/d;49.55(32.96,69.94)人次/d vs 84.80(43.76,303.47)人次/d;1.24(0.96,1.64)人/万人次 vs 0.89(0.79,1.18)人/万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6.000、141.000、141.000、196.000、203.000,P=0.005、0.002、0.002、0.016、0.022),而超声科医师数与超声诊断仪器台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程质量指标分析中,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平均住院超声预约时间及危急值通报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结果质量指标分析中,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90.00(78.50,92.10)% vs 90.85(88.00,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0.000,P=0.038),而超声报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东莞市三级医院超声医师紧缺,需进一步增加人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缓解医患供需关系紧张。相比之下,东莞市二级医院超声医师学历较低,应鼓励毕业后再教育,提高主体医师的教育水平。未来,东莞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还应结合各个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情况,制定符合本市的超声质量控制程序、标准和计划。

  • 8.
    PDSA循环在胎儿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董虹美, 张晓航, 王希, 王彦, 张玉, 冉素真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57-66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8
    摘要 (263) HTML (0) PDF (1234 KB) (14)
    目的

    探讨PDSA循环在提高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超声检查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参照PDSA循化过程,计划(P):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MCA血流频谱测量300例,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评分;以甲类图像数量>95%为质量改进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执行(D):2020年1月至6月实施各项改进措施;研究(S):抽查实施改进措施后500例MCA血流频谱测量图像进行图像评分,分析PDS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图像评分情况;实施(A):通过持续推进和随访反馈等措施确定阶段改进成果。采用χ2检验对PDS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图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DSA循环法实施前MCA血流频谱甲类图像占比81.0%(243/300),实施后甲类图像占比96.8%(484/500),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3,P<0.01)。改进前图像扣分项目主要是未调整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19.35%),参数调节不当导致舒张期血流未显示(18.75%),测量时取样框未靠近Willis环(14.29%);改进后图像扣分项目主要是未调整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22.83%),Willis动脉环显示不清晰或不完整(16.30%),取样框过大或过小(15.22%);表明实施阶段对舒张期低速血流测量参数调节方面的培训有成效,但在频谱波形正常显示的情况下,检查者不注重对血流图像、测量角度及取样容积的关注。

    结论

    PDSA循环的运用有效提高了MCA血流频谱图像质量,在建立超声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质量控制工具应用。

  • 9.
    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徐玲, 王丽敏, 简练, 舒爽, 郑丽, 赖珍珍, 田湘英, 尚宁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7): 664-66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7.009
    摘要 (272) HTML (1) PDF (1119 KB)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对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进行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4 99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收集及分析,对上述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打分,评判是否达标并统计,然后进行超声图像质量达标与不达标要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拟定对策。于2020年8月至9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标准化持续实施。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和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的差异。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统计发现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1 48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其中达标10 576人次,不达标906人次,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为92.1%,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84.9%(12 728/14 992)升至实施后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01)。

    结论

    品管圈可有效提升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 10.
    面向精准医学的医疗大数据分析:原始超声文本数据质量控制
    苟泽辉, 刘晶焰, 彭玉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5): 513-51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5.013
  • 11.
    质量改进模型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流程中的应用
    马莉, 秦菁, 朱庆莉, 刘赫, 张璟, 孝梦甦, 王红燕, 李建初, 姜玉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4): 402-40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4.011
    摘要 (231) HTML (0) PDF (961 KB) (15)
    目的

    探讨质量改进模型(MFI)在乳腺超声术前诊断流程中的应用。

    方法

    连续性选取应用MFI前的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手术的患者50例(对照组),以及应用MFI后的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手术的患者50例(研究组)。研究组采用MFI改善乳腺超声就诊流程, 措施包括:乳腺超声专业组医师现场复核、加强乳腺亚专业组医师培训、改进预约分诊制度等;对照组未采用MFI。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未定性率及术前超声检查预约时间、来院检查次数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和70.5%,未定性率分别为4.0%和12.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前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分别为(0.58±0.98) d和(5.76±2.32) d,来院检查次数分别为(1.38±0.63)次和(2.52±0.67)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应用MFI优化乳腺超声术前诊断工作流程,可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使患者受益。

  • 12.
    四川省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基线调查报告
    张红梅, 尹立雪, 李春梅, 陈琴, 刘承, 付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 (03): 313-32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3.013
    摘要 (485) HTML (4) PDF (1006 KB)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管理现状,为探索更加高效的质量控制管理策略建立基础。

    方法

    对四川省708家医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超声质量控制的基本数据(人员构成、设备情况、工作量和质量控制综合评分)进行采集。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等级医院间超声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分布、人员资质情况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等级医院间工作量各个指标(机构医患比,门诊、住院、急诊日均检查人次,平均日均检查人次和超声报告阳性率)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市州间以及不同等级医院间质量控制管理综合评分的差异。

    结果

    四川省共纳入三级甲等医院69家,三级乙等医院102家,二级甲等医院195家,二级乙等医院105家,一级及其他医院319家。(1)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超声医师人员情况比较:学历构成比(χ2=1631.46,P<0.001)、职称构成比(χ2=797.622,P<0.001)、年龄分布(χ2=113.161,P<0.001)、医师证书持有率(χ2=11.813,P=0.02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等级医院超声设备占比:随医院等级降低,进口设备占比逐渐降低,10年及以下设备和国产设备占比呈逐渐增高趋势。(3)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患比[三级甲等医院:1.38(1.04,2.06)、三级乙等医院:1.49(1.15,1.90)、二级甲等医院:2.00(1.49,2.80)、二级乙等医院:2.88(1.90,5.39)、一级及其他医院:3.99(2.33,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775,P=0.132),但显示随医院等级降低,医患比有上升趋势。(4)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门诊、住院、急诊日均检查人次,平均日检查人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50.429、45.232、34.956、73.633,P均<0.001):显示随医院等级降低,均呈下降趋势。(5)不同市州医院的质量控制管理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7,P<0.001);不同等级的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89,P<0.001)。

    结论

    由于四川省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管理存在差异,根据医院等级建立考评制度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

    CSCD(2)
  • 13.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初学者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张琼, 彭玉兰, 罗燕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9): 897-90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9.014
    摘要 (171) HTML (0) PDF (695 KB) (5)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科6名医师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US-FNAB)的学习曲线,探讨US-FNAB初学者达到平均水平且相对稳定时所需的训练量,从而指导科室有效管控初学者甲状腺结节US-FNAB的穿刺质量。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6名穿刺医师(Dr1~Dr6)行US-FNAB的甲状腺结节6147例(其中Dr1和Dr6为有经验穿刺医师;Dr2~Dr5为穿刺初学者),收集其细胞病理学结果。并按结节的穿刺时间排序,从第1例结节开始,每100例为一组,依次进行分组。根据Bethesda分类标准将结节细胞病理学结果分为穿刺无效和穿刺有效2类,统计每一位医师每一组的穿刺无效率,绘制学习曲线。统计6名医师6147例甲状腺结节穿刺无效率的平均值。按照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时间排序,统计Dr2~Dr5每名初学者第一个100例(F100)和第二个100例(S100)的穿刺无效率。采用四格表的χ2检验,将Dr2~Dr5每名初学者的F100和S100的穿刺无效率分别与6147例甲状腺结节穿刺无效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结果

    Dr1~Dr6每名医师每组穿刺无效率分别为:Dr1(17组):25%、23%、17%、17%、14%、15%、24%、14%、12%、7%、8%、9%、6%、10%、11%、16%、8%;Dr2(5组):40%、27%、24%、21%、13%;Dr3(10组):22%、9%、20%、23%、13%、17%、14%、11%、10%、15%;Dr4(15组):21%、22%、28%、26%、22%、29%、24%、19%、14%、20%、8%、11%、11%、9%、4%;Dr5(8组):39%、24%、13%、21%、12%、13%、8%、9%;Dr6(4组):13%、15%、5%、9%。由此绘制学习曲线。6名医师6147例甲状腺结节穿刺无效率的平均值为16.04%。Dr2~Dr5每名初学者F100和S100的穿刺无效率分别为:Dr2:40%,27%;Dr3:22%,9%;Dr4:21%,22%;Dr5:39%,24%。Dr2~Dr5每名初学者F100穿刺无效率和平均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Dr2(χ2=14.286,P<0.001)和Dr5(χ2=13.266,P<0.001),S100穿刺无效率和平均值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绘制甲状腺结节US-FNAB初学者学习曲线,探讨其学习曲线规律,分析其达到平均穿刺水平且相对稳定时的训练量,从而准确判断初学者能够独立操作的时机,是初学者甲状腺结节US-FNAB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14.
    宁波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张盛敏, 许幼峰, 薛念余, 俞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9): 903-90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9.015
    摘要 (209) HTML (2) PDF (612 KB) (6)
    目的

    分析宁波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现状。

    方法

    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宁波市超声科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宁波市各级医疗单位超声科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宁波市成立质量控制中心前后超声医学质量的现状,包括人员、设备、业务、培训及质量控制等情况。

    结果

    质量控制前后大部分医院依然面临人员紧缺问题,但是超声医师的学历较质量控制前明显提高;质量控制前后部分医院依然面临机器不够的问题,但是操作人员对机器操作使用大加改善;质量控制后开展项目数量较质量控制前明显增加;成立质量控制中心后,宁波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每年进行2期超声质量控制培训工作,每年下基层检查1次,每季度进行基层讲座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超声检查水平;成立质量控制中心后,各县、市、区均已成立各自质量控制中心,三级医院大部分实施预约功能。

    结论

    宁波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基于宁波市超声学科的现状,准确把握了超声医学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帮助超声医学健康发展。

  • 15.
    从"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浅析超声医学专业的质量安全与管理
    薛恩生, 陈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02-60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2
  • 16.
    超声医师诊断之外的诊疗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薛恒, 陈文, 崔立刚, 王佳颖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05-60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3
  • 17.
    浙江省同级别医院之间超声报告互认的初步探讨
    徐永远, 黄品同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08-61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4
    摘要 (124) HTML (0) PDF (727 KB) (6)
  • 18.
    新疆地区基层医院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探讨与思考
    田霞, 穆玉明, 关丽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11-61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5
  • 19.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与区域医疗合作信息化建设初探
    赵娜, 郑权, 张瑞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14-61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6
  • 20.
    基层卫生单位常见创伤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人才培训研究
    单雪霞, 任柳琼, 张冰琦, 林星禧, 赵媛媛, 吴盛正, 胡剑秋, 陈祥慧, 王立波, 宋姝, 刘晓晓, 赵丽, 冀波, 邵远坤, 赵诗月, 李柯研, 黄钰清, 武杜杜, 林海丹, 吕发勤, 唐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 (07): 619-62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7.007
    摘要 (195) HTML (2) PDF (594 KB) (4)
    目的

    探讨在基层卫生单位进行常见创伤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培训对象来自基层卫生单位的89名学员,其中超声医学零基础学员81名,占91.0%;理论授课老师为副高级以上超声专家,技能培训老师为熟练掌握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超声医师;培训周期为4d(32学时);培训内容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常见急症和外伤超声快速诊断技能的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手把手教学。培训后全部学员参加理论知识笔试(百分制)和技能实际操作考核,并分析考核结果。

    结果

    89名学员对培训的参与度为100%。培训后,81名超声零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3.7±5.0)分,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5.5±3.0)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培训,即使是超声零基础的学员,对创伤超声快速诊断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有超声基础者无差别。技能实际操作成绩,81名零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6.5%(62名/81名)、良好率23.5%(19名/81名),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5.0%(6名/8名)、良好率25.0%(2名/8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培训,基层卫生单位的受训者能够迅速掌握常见创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