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FR-CEUS)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4 类小结节(最大径≤20 m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2 年9 月至2023 年12 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乳腺结节患者75 例(共计82 个结节病灶),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将结节分良性组(58 个)和恶性组(24 个)。所有病灶均在取得病理诊断结果前进行了常规超声造影(C-CEUS)和HFR-CEUS 检查,分别记录2 种超声造影检查灌注模式的特征(包括增强方向、增强强度、增强后边缘特征、增强范围、滋养血管)和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峰值强度、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流入相曲线下面积,并采用χ2 检验、Fisher 检验或秩合检验比较2组的组间差异;分析2 种超声造影模式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Delong 检验比较2 种造影模式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
结果
HFRCEUS 模式下,良性组病灶离心性增强方向(37.9%)、低增强(13.8%)、增强后范围无明显扩大(91.4%)及增强后边缘光滑(70.7%)的显示率均高于C-CEUS 模式(17.2%、1.7%、75.9%、4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8、6.562、5.098、7.663,P=0.044、0.033、0.024、0.046);恶性组病灶增强后边缘特征呈放射状的显示率(45.8%)较C-CEUS 模式(16.7%)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7,P=0.047)。HFR-CEUS 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高于C-CEUS(曲线下面积:0.937 vs 0.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8,P=0.013);HFR-CEUS 的诊断特异度(91.4%)、准确性(90.2%),相较于C-CEUS(特异度为67.2%,准确性为74.4%)均有所提高。
结论
HFR-CEUS 通过提高帧频、改善图像对比度及分辨率,提升了乳腺小结节动脉早期灌注过程及边缘特征的显示能力,可提高对乳腺BI-RADS 4 类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