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早孕期(妊娠11~13+6周)胎儿头面部特征,评估胎儿头面部超声标志对开放性脊柱裂(OSB)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确诊的13例OSB胎儿和60例正常胎儿的医学资料,根据产前超声质量控制标准选取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在头面部正中矢状切面上评估间脑、中脑、脑干、第四脑室及后颅窝池形态,测量脑干宽度(BSW)及脑干后缘至枕骨距离(BSOB),计算二者的比值,评估额上颌角(FMFA)大小,同时观察定性指标上颌-枕骨线(MO线)与丘脑中脑联合处(J-TM)的关系;在侧脑室横切面上测量计算脉络丛长度与额枕径比值(CP-L/OFD)、脉络丛面积与侧脑室平面脑面积比值(CP-A/HA)。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使用Lasso回归对指标进行筛选分析,使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分别绘制各指标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OSB胎儿的预测价值。
结果
在头面部正中矢状面上,60例正常胎儿间脑、中脑呈“8字形”形态,脑干、第四脑室及后颅窝池结构可清晰显示,呈近平行三腔隙,J-TM均位于MO线的上方;13例OSB胎儿间脑及中脑形态扭曲、脑干下移增宽、BSOB变窄,第四脑室受压变小,其中10例(76.9%)第四脑室消失,三腔隙变为两腔隙,11例(84.6%)胎儿的J-TM在MO线下方。相比正常组,OSB组胎儿BSW/BSOB明显增大[1.26(0.79,1.49) vs 0.57(0.52,0.65)],FMFA角度明显缩小[77.60(67.05,84.22)° vs 85.09(80.15,8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8.09,P<0.001;Z=6.48,P=0.009)。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SW/BSOB、FMFA及CP-A/HA 3个指标是预测OSB的重要变量,基于此建立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log(P/1-P)=2.043BSW/BSOB-0.026FMFA+1.251CP-A/HA-12.414,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28,较其他因素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结论
妊娠11~13+6周超声筛查常规切面获取的超声指标可有效预测胎儿OSB,其中BSW/BSOB、FMFA及CP-A/HA是预测OSB的重要变量,三者联合对OSB诊断效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