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超声医学培训工程胃肠超声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6): 487-50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6.001
    摘要 (734) HTML (191) PDF (8831 KB) (565)
  • 2.
    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对≤3 cm 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朱彩霞, 刘志兴, 谌芳群, 王婧玲, 姚谨, 彭星琦, 毛毅, 陈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095-110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1
    摘要 (671) HTML (51) PDF (1521 KB) (245)

    目的

    分析乳腺肿块的黏度特征并探讨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 年9 月至2024 年6 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乳腺肿块(≤3 cm)患者151 例。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黏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肿块区及其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弹性参数及黏弹性参数值。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选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弹性及黏弹性相关参数为最优参数,根据其最优截断值调整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比较调整前后的诊断效能及准确性。

    结果

    本研究纳入151 例病灶,87 例良性,64 例恶性。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最佳弹性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弹性最大值(S-Emax),最佳黏性系数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黏性系数最大值(S-Vmax),最佳频散系数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频散系数最大值(S-Dmax),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9.76 kPa、6.31 Pa·s、15.37 m/s/kHz。经S-Emax、S-Vmax、S-Dmax 最佳截断值调整BI-RADS 分类后,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08%、90.73%、84.77%,AUC 分别为0.902、0.920、0.899,均较调整前的准确性(80.13%)及AUC(0.847)增加(均P<0.05)。其中,经S-Vmax 调整后的BIRADS 分类的AUC 最高,但较于其他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反映乳腺肿块及其周围组织的黏度信息,在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相当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规范化操作及报告专家共识(2025,上海)
    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6): 504-51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6.002
    摘要 (522) HTML (136) PDF (6453 KB) (544)
  • 4.
    胎儿脑皮层发育的重要里程碑:胎儿外侧裂的产前评估
    廖伊梅, 文华轩, 曾晴, 袁鹰, 纪学芹,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91-9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1
    摘要 (476) HTML (108) PDF (1085 KB) (389)
  • 5.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孕龄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4): 283-28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4.001
    摘要 (476) HTML (138) PDF (1367 KB) (534)
  • 6.
    肺部超声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叶晨雨, 王臻, 牟珂, 袁鸣, 程雨欣, 杨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18-112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4
    摘要 (453) HTML (11) PDF (2718 KB) (98)

    目的

    初步探讨肺部超声(LUS)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肺部病变影像学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 年7 月至2023 年12 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住院并接受LUS 检查的MPP 患儿共500 例(男270 例,女230 例)。基于肺部12 分区法,分析LUS 相关发现、图像特点,计算LUS 评分,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500 例MPP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86±2.64)岁,临床分型情况:轻症243 例(48.6%,243/500)、重症221 例(44.2%,221/500)、危重症36 例(7.2%,36/500)。在所有患儿中,共有494 例(98.8%)LUS 检查发现有阳性征象,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间质综合征(25.6%,128/500)、肺实变(14.0%,837/6000)、胸膜线异常(25.7%,1540/6000)及胸腔积液(3.5%,35/1000)等。MPP 患儿肺部病变主要集中在双肺5、6 区(背部),LUS 评分为6(4,9)分,评分随患者的临床分型加重而升高,轻症、重症、危重症3 组间LU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LUS评分、实变肺组织最大长径均与MPP 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中等强度的显著相关性(rs 分别为0.5000、0.5880,P 均<0.0001)。

    结论

    LUS 有助于检测MPP 患者的肺泡-间质综合征、肺实变、胸膜线异常、胸腔积液等肺部病变,通过LUS 评分和实变肺组织最大长径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LUS 有望为MPP 肺病变的无创评估提供一种安全、简便的影像学方法。

  • 7.
    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孙舒涵, 陈雅静, 宗晴晴, 栗翠英, 缪殊妹, 杨斌, 俞飞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97-10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2
    摘要 (417) HTML (54) PDF (1720 KB) (93)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ALN)状态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3 年6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训练集,n=257)和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外部测试集,n=157)接受NAC 的414 例ALN 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并根据NAC 后ALN 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pCR)组。使用NAC 前的乳腺肿瘤二维超声图像训练并构建基于ResNet50 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筛选出与NAC 后ALN 病理状态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联合独立危险因素与深度学习预测概率构建深度学习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临床影响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由2 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根据超声图像及NAC 前免疫组化结果对外部测试集进行独立预测,并在深度学习列线图的辅助下进行第二次预测,比较分析两次预测结果。

    结果

    临床病理资料中,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预测NAC 后ALN 病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中分别为0.724、0.872、0.878,在外部测试集中分别为0.698、0.831、0.859。深度学习列线图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模型(训练集、外部测试集中P 值均<0.001),且在外部测试集中其优于深度学习模型(P=0.024)。医师1(低年资)和医师2(高年资)独立判断的AUC 值分别为0.570、0.606,均低于深度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列线图(P 均<0.001)。在深度学习列线图的帮助下,医师1 和医师2 的诊断能力AUC 分别提升至0.796 和0.807,与独立判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

    结论

    基于NAC 前超声图像的深度学习列线图可以在治疗前有效预测乳腺癌NAC 后ALN 病理状态,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 8.
    2024 年皮肤超声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皓璇, 杨乐妍, 郭乐杭, 徐辉雄, 任薇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42-114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7
    摘要 (373) HTML (25) PDF (842 KB) (168)
  • 9.
    基于超声的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癌HER2 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
    聂全禹, 李明星, 刘莹, 王慧, 陈媛媛, 周鸿, 周洋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03-111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2
    摘要 (348) HTML (17) PDF (2213 KB) (86)

    目的

    探讨瘤内及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对于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4 月至2024 年3 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乳腺癌的403 例患者的资料,将403 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训练集282 例和验证集121 例。在常规超声显示肿瘤最大长轴切面勾画获得瘤内感兴趣区,沿肿瘤边界向外扩张3 mm 得到瘤周感兴趣区,从上述感兴趣区中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通过Mann-Whitney U 检验、Pearson 相关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进行特征降维,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HER2 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临床病理指标,筛选出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将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构建联合模型。通过ROC 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

    瘤内模型、瘤周模型、瘤内+瘤周模型、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86、0.848、0.749、0.861,在验证集的AUC 分别为0.733、0.739、0.839、0.704、0.84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具有最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未偏离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拟合度较好(P=0.209)。

    结论

    综合考虑乳腺癌瘤内及瘤周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可在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患者HER2 表达状态,结合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10.
    高帧频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哲元, 王修明, 张华斌, 白志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46-114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8
    摘要 (336) HTML (6) PDF (884 KB) (99)
  • 11.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小脑横径、小脑延髓池前后径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4): 295-29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4.003
    摘要 (333) HTML (49) PDF (1339 KB) (352)
  • 12.
    上肢关节(腕、肘、肩肌骨超声基本切面实操讲解视频
    崔立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v002
    摘要 (322)

    上肢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肌骨超声基本切面实操讲解视频,每个关节包括6个切面,分别如下:

    腕关节切面1:腕背侧腔室Lister结节定位切面

    腕关节切面2:尺侧腕伸肌腱短轴切面

    腕关节切面3:第1和第2腔室伸肌腱切面

    腕关节切面4:腕管正中神经短轴切面

    腕关节切面5:手指屈肌腱长轴切面

    腕关节切面6:手指屈肌腱短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1:伸肌总腱长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2:屈肌总腱长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3:尺侧副韧带前束长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4:正中神经短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5:桡神经短轴切面

    肘关节切面6:尺神经短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1:肱二头肌肌腱短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2:肩胛下肌腱长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3:冈上肌腱长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4:冈上肌腱短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5:冈下肌腱长轴切面

    肩关节切面6:关节后隐窝切面

  • 13.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肱骨长、桡骨长、尺骨长、胫骨长、腓骨长、足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4): 289-29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4.002
    摘要 (315) HTML (91) PDF (1278 KB) (391)
  • 14.
    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阅片指南(2024 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殷珊娱, 许敏, 张巍, 陈路增, 苏雁欣, 何文, 蒋天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1): 8-1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1.002
    摘要 (313) HTML (49) PDF (4136 KB) (574)
  • 15.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价值
    李田香, 赵瑞娜, 康琳, 毕江涵, 陈聪, 杨萌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1): 70-7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1.010
    摘要 (310) HTML (20) PDF (5751 KB) (74)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股直肌超声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探索其对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21 年7 月至2024 年4 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老年人。经过详细的分组流程后,共纳入100 名肌少症参与者与84 名正常参与者。临床评估方面,获得所有参与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并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躯干肌肉质量和肢体肌肉质量,据此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超声测量方面,在B 模式下测量股直肌中点处的肌肉厚度(MT)、横截面积(CSA)以及回声强度(MEI)。采用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超声测量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影像组学方面,勾画超声图像中成像区域内的股直肌作为感兴趣区域(ROI),进行ROI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及分析,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模型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原始数据按4 ∶1 比例随机分配至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评估超声指标和影像组学模型诊断肌少症的准确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并经ROC 曲线分析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2 组的各项超声测量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均<0.05)。MT 和CSA 与ASMI(r=0.587,P<0.001;r=0.640,P<0.001)等指标呈正相关,MEI 与ASMI(r=-0.358,P<0.001)等指标呈负相关。CSA 对肌少症的诊断效能(总人群中AUC 值为0.795,男性中AUC 值为0.804,女性中AUC 值为0.800)优于MT 及MEI。本研究所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肌少症诊断的AUC 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787 和0.781。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联合诊断模型,纳入因素包括年龄、BMI 及影像组学模型评价结果,该联合模型对肌少症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总人群中AUC 值为0.903,男性中AUC 值为0.946,女性中AUC 值为0.909)。

    结论

    通过超声测量的股直肌MT 和CSA 以及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肌少症分别具有良好的独立诊断价值。联合诊断模型对肌少症诊断准确性高,可为肌少症诊断提供新的有效评估手段。

  • 16.
    基于中国胎儿超声筛查大数据的4345 例胎儿室间隔缺损分析
    王丹, 黄慧, 谢磊, 孙盼盼, 赵蕾, 陈佩文, 陈欣林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114-11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4
    摘要 (265) HTML (37) PDF (1037 KB) (130)

    目的

    对来源于中国胎儿超声筛查大数据的胎儿室间隔缺损(VSD)发病率、相关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于2011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在接受规范产前超声培训并取得产前诊断资质的医院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调查。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 家医院759 名医师参与本研究项目。依据相关实践指南规范以及逐级转诊标准进行胎儿心脏筛查,采用项目组开发的“数据调查软件”系统录入上传CHD 胎儿及母亲的数据信息。对产前筛查数据中的VSD 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VSD 发病率,对VSD 相关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项目共计2 452 249 名孕妇接受了胎儿超声筛查,诊断CHD 18 171 例。本研究完成的筛查病例中,诊断为VSD 的胎儿有4345 例(4345/18 171,23.9%)。VSD 发病率为17.72/万(4345/2 452 249,95%CI:17.20 ~18.25),在36 种CHD 亚病种中发病率最高。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6 个区域,发病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20.59/万,854/414 815),发病率最低的是西北地区(8.85/万,109/123 189),各区域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6.71,P<0.01)。4345 例VSD 病例中,单一VSD 3171 例,占比72.98%(3171/4345),合并心外畸形的共1015 例,占比23.36%(1015/4345)。合并心外畸形的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427 例,单脐动脉及脐带囊肿241 例,颅面部畸形219 例。共534 例VSD 胎儿完成了染色体检测,发现142 例(142/534,27%)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为21-三体综合征31 例、18-三体综合征59 例。随访4345 例VSD 胎儿,出生2835 例,终止妊娠674 例,失访836 例。最终诊断与产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9.60%(3144/3509)。

    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中国VSD 的发病率及全国6 个区域的地区发病率,以及VSD 合并心外畸形的病种、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生后随访与诊断符合率,为深入开展胎儿VSD 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 17.
    2021 至2023 年陕西省渭北农村地区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琪, 杨春凤, 宋宏萍, 许磊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106-11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3
    摘要 (247) HTML (24) PDF (1009 KB) (97)

    目的

    对2021 至2023 年陕西省渭北农村地区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的筛查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2月参与陕西省渭北农村地区乳腺癌免费筛查项目的139 622 名女性,年龄35 ~64 岁。数据来源于该地区参与筛查项目的各县上报的乳腺癌筛查结果统计表。研究收集的所有女性均进行了临床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报告结果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1、2 类被认为是阴性筛查结果,BI-RADS 0、3、4、5 类被认为是阳性筛查结果。对BI-RADS 0 类和3 类的补充乳腺X 线摄影检查,4 类和5 类进行活检。统计分析参与者的调查问卷结果以及筛查结果数据,计算筛查相关指标,包括召回率、活检率、超声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乳腺癌检出率、乳腺癌早诊率等;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超声筛查阳性和乳腺癌检出的影响因素。

    结果

    超声初筛结果显示,召回率为4.18%(5832/139 622),超声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为1.06%(62/5832)。该研究样本的活检率为0.25%(356/139 622),共检出乳腺癌63 例,乳腺癌检出率为0.45‰(45.12/10 万),早诊率为80.95%(51/63)。其中,超声检出62 例,未检出1 例。超声筛查阳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45 ~54岁[OR 值(95%CI):1.16(1.08 ~1.25)]、高中文化程度[OR 值(95%CI):1.46(1.37 ~1.5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 值(95%CI):1.30(1.16 ~1.45)] 和未绝经[OR 值(95%CI):1.68(1.56 ~1.81)]是超声筛查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乳腺癌检出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 值(95%CI):4.77(1.34 ~16.95),P<0.05]是乳腺癌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陕西省渭北农村地区乳腺癌筛查项目乳腺癌的检出和早诊情况符合相关质控要求,表明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在该地区是可行且有效的。

  • 18.
    实时动态三维无痛输卵管超声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何雪威, 廉华, 王宁, 方晓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1): 39-4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1.006
    摘要 (244) HTML (18) PDF (7121 KB) (126)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三维无痛输卵管超声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4 年3 月于杭州市中医院接受疑似输卵管原因导致不孕的163 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 例117 条输卵管,试验组54 例103条输卵管,观察组50 例100 条输卵管。对照组采用X 线子宫输卵管造影,试验组采用实时动态三维无痛(于麻醉状态下进行)输卵管超声造影,观察组采用实时动态三维输卵管超声造影进行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及诊断。统计3 组患者造影图像的优良率、输卵管通畅性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 检验对比组间差异。

    结果

    诊断后试验组的造影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26% vs 8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5,P<0.001)。输卵管通畅性诊断方面,试验组诊断阻塞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89.32% vs 77.00% vs 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92、5.523,P=0.015、0.019)。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发生概率高于试验组(20.34% vs 20.00% vs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11.949,P 均<0.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概率高于试验组(11.86% vs 10.00% vs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5.673,P=0.026、0.023)。

    结论

    实时动态三维无痛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中效果更好,图像更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 19.
    腕管综合征多模态超声诊断与引导治疗的应用进展
    张喆, 王战业, 钱晓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3): 275-27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3.014
    摘要 (244) HTML (20) PDF (917 KB) (83)
  • 20.
    成年健康人群膈肌超声正常值参考范围及影响因素
    赵浩天, 王晓娜, 刘奕, 李丽, 刘凯, 姚光耀, 薛红元, 赵鹤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1): 1057-106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1.008
    摘要 (240) HTML (13) PDF (1838 KB) (92)

    目的

    构建成年健康人群膈肌超声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体检的健康受试者、本院职工及家属共1035人,使用超声获取膈肌移动度(DD)、深吸气膈肌移动度(DDdi)、膈肌收缩期峰值速度(DPSV)、膈肌舒张期峰值速度(DPDV)、呼气末膈肌厚度(DD-ee)、吸气末膈肌厚度(DD-ei)、深吸气末膈肌厚度(DD-edi)、膈肌增厚率(DTF)、深吸气膈肌增厚率(DTF-di)、胸膜滑动位移(PSD),并计算DD储备值、DT储备值和DTF储备值。根据年龄分层分为18~39岁组、40~59岁组、60~79岁组、80~99岁组,计算各组间整体及不同性别各超声指标,以计量资料各指标区间的第5%、第95%位数值作为正常值参考范围的下限和上限。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进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呼吸频率与上述膈肌超声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重复性。

    结果

    (1)不同年龄段之间,80~99岁组(21人)DD、DD-di、DD储备值、DT-ei、DT-edi、DT储备值、DTF、DTF-di、DTF储备值均低于18~39岁组(344人)、40~59岁组(403人)及60~79岁组(267人),PSD低于18~39岁组及40~59岁组。60~79岁组DD-di、PSD低于18~39岁组及40~59岁组,DD储备值、DTedi、DT储备值、DTF-di、DTF储备值均低于18~39岁组,DPDV高于40~59岁组。40~59岁组DD-di、DD储备值、DTF-di、DTF储备值均低于18~39岁组(P均<0.05)。(2)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总例数组内,男性DD-di、DD储备值、DT-ee、DT-ei、DT-edi、DT储备值均高于女性。18~39岁组内,男性DD-di、DD储备值、DT-ee、DT-ei、DT-edi均高于女性,DTF、DTF-di均低于女性。40~59岁组内,男性DD-di、DD储备值、DT-ee、DT-ei、DT-edi、DT储备值均高于女性。80~99岁组内,男性DD-di、DT-ee、DT-ei、DT-edi、DT储备值均高于女性(P均<0.05)。(3)性别与DT-ee呈中度负相关性(r =-0.407),与DD储备值、DT-ei、DT-edi呈弱负相关性(r =-0.208、-0.378、-0.283,P均<0.05)。BMI与DT-ee、DT-ei呈弱正相关性(r =0.337、0.287,P均<0.001)。呼吸频率与DD、DT-edi、DT储备值、DTF-di呈弱负相关性(r =-0.384、-0.266、-0.272、-0.205,P均<0.05)。(3)PSD与DD-di在总例数组(r =0.425)、18~39岁组(r =0.447)、40~59岁组(r =0.415)、60~79岁组(r =0.379)、80~99岁组(r =0.530)内均为中度正相关性。

    结论

    膈肌超声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膈肌结构和功能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阅读排行

更多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