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8): 757-761.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8.002
    摘要 (2184) HTML (117) PDF (1279 KB) (419)

    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和股骨长(femur length,FL)等主要胎儿生物学参数的测量是胎儿生长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超声检查获得胎儿生物学参数测量值,与胎儿生物学参数参考值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可能的胎儿生长异常[1,2]

  • 2.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估测胎儿体重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8): 762-76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8.003
    摘要 (992) HTML (51) PDF (782 KB) (288)

    估测胎儿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是临床判断胎儿生长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及时识别体重异常的胎儿。胎儿体重异常的筛查和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产前超声估测胎儿体重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一个或多个胎儿生物学超声参数计算EFW,并结合EFW正常参考值来判断胎儿生长状况[1,2]。因此,选择一种适合的EFW正常参考值对胎儿临床管理决策尤为重要。

  • 3.
    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专家共识——总论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学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8): 753-75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8.001
    摘要 (927) HTML (49) PDF (789 KB) (226)

    胎儿生长发育超声评估在孕期监测及产前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超声定期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生物学参数,能够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临床决策[1,2]。合理选择基于孕龄的正常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是准确评估胎儿发育的基础。

  • 4.
    重症急性胰腺炎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委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超声分会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0): 929-93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0.001
    摘要 (561) HTML (91) PDF (1673 KB) (365)
  • 5.
    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对≤3 cm 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朱彩霞, 刘志兴, 谌芳群, 王婧玲, 姚谨, 彭星琦, 毛毅, 陈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095-110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1
    摘要 (488) HTML (29) PDF (1521 KB) (103)

    目的

    分析乳腺肿块的黏度特征并探讨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 年9 月至2024 年6 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乳腺肿块(≤3 cm)患者151 例。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黏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肿块区及其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弹性参数及黏弹性参数值。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选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弹性及黏弹性相关参数为最优参数,根据其最优截断值调整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比较调整前后的诊断效能及准确性。

    结果

    本研究纳入151 例病灶,87 例良性,64 例恶性。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最佳弹性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弹性最大值(S-Emax),最佳黏性系数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黏性系数最大值(S-Vmax),最佳频散系数相关参数为肿块周围2 mm 腺体组织的频散系数最大值(S-Dmax),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9.76 kPa、6.31 Pa·s、15.37 m/s/kHz。经S-Emax、S-Vmax、S-Dmax 最佳截断值调整BI-RADS 分类后,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08%、90.73%、84.77%,AUC 分别为0.902、0.920、0.899,均较调整前的准确性(80.13%)及AUC(0.847)增加(均P<0.05)。其中,经S-Vmax 调整后的BIRADS 分类的AUC 最高,但较于其他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超声黏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反映乳腺肿块及其周围组织的黏度信息,在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相当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6.
    《心血管影像评估人工瓣膜功能指南》的解读
    王霜, 王斌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36-84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3
    摘要 (392) HTML (26) PDF (1025 KB) (147)
  • 7.
    胎儿脑皮层发育的重要里程碑:胎儿外侧裂的产前评估
    廖伊梅, 文华轩, 曾晴, 袁鹰, 纪学芹,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91-9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1
    摘要 (326) HTML (92) PDF (1085 KB) (167)
  • 8.
    肺部超声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叶晨雨, 王臻, 牟珂, 袁鸣, 程雨欣, 杨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18-112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4
    摘要 (315) HTML (4) PDF (2718 KB) (19)

    目的

    初步探讨肺部超声(LUS)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肺部病变影像学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 年7 月至2023 年12 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住院并接受LUS 检查的MPP 患儿共500 例(男270 例,女230 例)。基于肺部12 分区法,分析LUS 相关发现、图像特点,计算LUS 评分,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500 例MPP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86±2.64)岁,临床分型情况:轻症243 例(48.6%,243/500)、重症221 例(44.2%,221/500)、危重症36 例(7.2%,36/500)。在所有患儿中,共有494 例(98.8%)LUS 检查发现有阳性征象,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间质综合征(25.6%,128/500)、肺实变(14.0%,837/6000)、胸膜线异常(25.7%,1540/6000)及胸腔积液(3.5%,35/1000)等。MPP 患儿肺部病变主要集中在双肺5、6 区(背部),LUS 评分为6(4,9)分,评分随患者的临床分型加重而升高,轻症、重症、危重症3 组间LU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LUS评分、实变肺组织最大长径均与MPP 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中等强度的显著相关性(rs 分别为0.5000、0.5880,P 均<0.0001)。

    结论

    LUS 有助于检测MPP 患者的肺泡-间质综合征、肺实变、胸膜线异常、胸腔积液等肺部病变,通过LUS 评分和实变肺组织最大长径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LUS 有望为MPP 肺病变的无创评估提供一种安全、简便的影像学方法。

  • 9.
    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孙舒涵, 陈雅静, 宗晴晴, 栗翠英, 缪殊妹, 杨斌, 俞飞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5, 22 (02): 97-10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5.02.002
    摘要 (314) HTML (40) PDF (1720 KB) (68)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ALN)状态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3 年6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训练集,n=257)和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外部测试集,n=157)接受NAC 的414 例ALN 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并根据NAC 后ALN 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pCR)组。使用NAC 前的乳腺肿瘤二维超声图像训练并构建基于ResNet50 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筛选出与NAC 后ALN 病理状态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联合独立危险因素与深度学习预测概率构建深度学习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临床影响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由2 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根据超声图像及NAC 前免疫组化结果对外部测试集进行独立预测,并在深度学习列线图的辅助下进行第二次预测,比较分析两次预测结果。

    结果

    临床病理资料中,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预测NAC 后ALN 病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中分别为0.724、0.872、0.878,在外部测试集中分别为0.698、0.831、0.859。深度学习列线图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模型(训练集、外部测试集中P 值均<0.001),且在外部测试集中其优于深度学习模型(P=0.024)。医师1(低年资)和医师2(高年资)独立判断的AUC 值分别为0.570、0.606,均低于深度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列线图(P 均<0.001)。在深度学习列线图的帮助下,医师1 和医师2 的诊断能力AUC 分别提升至0.796 和0.807,与独立判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

    结论

    基于NAC 前超声图像的深度学习列线图可以在治疗前有效预测乳腺癌NAC 后ALN 病理状态,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 10.
    超声诊断克罗恩病的现状及进展
    姜丹, 李志强, 王晓霞, 薛恒, 赵博, 付鹏, 崔立刚, 苗立英, 朱诗玮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907-91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14
    摘要 (289) HTML (5) PDF (2428 KB) (16)
  • 11.
    2024 年皮肤超声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皓璇, 杨乐妍, 郭乐杭, 徐辉雄, 任薇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42-114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7
    摘要 (286) HTML (11) PDF (842 KB) (50)
  • 12.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孕周及心尖方向对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左心房应变的影响
    杜祖升, 赵博文, 张帧, 潘美, 彭晓慧, 陈冉, 毛彦恺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43-851.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4
    摘要 (274) HTML (19) PDF (1408 KB) (24)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评估胎儿左心房应变3 个时相功能中的应用价值、左心房应变3 个时相功能与孕周的相关性以及该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实际应用中对心尖方向是否存在角度依赖性。

    方法

    选取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1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妊娠中、晚孕期单胎胎儿180 例,共获取611 个不同心尖角度胎儿四腔心动态图像,应用2D-STI 分析获得左心房储存期峰值应变(LASr_ED)、管道期峰值应变(LAScd_ED)和收缩期峰值应变(LASct_ED),其中有11 例共计32 个动态图像2D-STI 分析心房收缩的起始点不能识别,无法区分心房收缩期与管道期。选取169 例四腔心切面心尖方向为10:30~1:30 能良好追踪并识别左心房3 个时相功能的病例与孕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选取能良好追踪并识别左心房3 个时相的动态图像579 个,其中中孕期18~24 周的图像126 个、25~28 周的图像190个,晚孕期29~32 周的图像150 个、33~36 孕周的图像113 个;按不同心尖方向分成4 组,组1 心尖方向10:30~1:30,组2 心尖方向1:30~4:30,组3 心尖方向4:30~7:30,组4 心尖方向7:30~10:30;同一孕期不同心尖方向组间应变参数比较采用F 检验和LSD-t 检验。

    结果

    2D-STI 能够成功追踪并识别胎儿左心房3 个时相应变的比例为94.76%(579/61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ASr_ED 随孕周增加而减小(r =-0.32,P<0.001),LAScd_ED 随孕周增加而增大(r =0.15,P<0.05),LASct_ED 随孕周增加而减小(r =-0.35,P<0.001)。中孕期18~24 周、25~28 周不同心尖方向4 组左心房3 个应变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晚孕期29~32 周不同心尖方向4 组胎儿的LASr_ED 总体均数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759,P=0.044);晚孕期33~36 周不同心尖方向4 组胎儿的LASr_ED 及LAScd_ED 总体均数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919,P=0.037;F=4.234,P=0.007)。4 组间两两比较,同一孕期组1 和组3 的LASr_ED、LAScd_ED 及LASct_E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同一孕期组2 和组4 的LASr_ED、LAScd_ED 及LASct_E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左心房应变参数LASr_ED、LASct_ED 与孕周呈弱负相关,LAScd_ED 与孕周呈极弱正相关。2D-STI 在正常妊娠中孕期胎儿心脏左心房应变定量分析中无心尖角度依赖性,在正常妊娠晚孕期胎儿心脏左心房应变定量分析中LASr_ED 及LAScd_ED 存在一定的心尖角度依赖性。选择轴向或横向四腔心切面作为统一图像采集标准,能更加准确地获得胎儿左心房应变参数,为胎儿心脏功能的定量评估和连续性监测提供依据。

  • 13.
    浅析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统计质量的重要性
    薛恩生, 陈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29-831.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1
    摘要 (272) HTML (26) PDF (885 KB) (36)
  • 14.
    高帧频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哲元, 王修明, 张华斌, 白志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46-114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8
    摘要 (267) HTML (4) PDF (884 KB) (19)
  • 15.
    乳腺超声在青春期女童乳房发育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耿超, 袁莉, 付曼丽, 景涵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914-91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15
    摘要 (254) HTML (29) PDF (1325 KB) (26)
  • 16.
    超声引导衰减参数成像评估肝脂肪变性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郝玥萦, 毛盈譞, 张羽, 汪佳旭, 韩林霖, 匡雯雯, 孟瑶, 杨秀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8): 770-77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8.005
    摘要 (246) HTML (5) PDF (1131 KB) (3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衰减参数成像(UGAP)技术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适用性,评估NAFL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二维超声及UGAP检查的NAFLD患者20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者73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肝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评价,分为S0~S3级,所有受试者进行UGAP检查获取UGAP值。基于是否并发CVD事件,将NAFLD患者进一步分为并发CVD组83例与未并发CVD组121例。比较S0~S3组间UGAP值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GAP值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评估UGAP值与肝脂肪变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不同操作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和Nomogram模型分析NAFLD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估该模型的临床效能。

    结果

    277例受试者中,S0组73例(健康对照组),S1~S3组分别为83、86、35例。UGAP值在S0~S3各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236.35,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肝脂肪变性程度是UGAP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UGAP值操作者间的ICC为0.977(95%CI:0.972~0.98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UGAP值为NAFLD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95%CI:0.920~0.977,P<0.001)。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的实际预测性能与理想预测性能接近。

    结论

    UGAP值与BMI、血脂水平、肝脂肪变性程度密切相关,且操作者间可重复性好;基于年龄、BMI及UGAP值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直观地评价NAFLD患者并发CVD的风险。UGAP技术可为评估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预测CVD发生风险提供可靠依据。

  • 17.
    机器人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的体外实验研究
    孙佳丽, 金琳, 沈崔琴, 陈晴晴, 林艳萍, 李朝军, 徐栋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84-88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8
    摘要 (226) HTML (8) PDF (1623 KB) (16)

    目的

    评估不同穿刺经验操作者在穿刺机器人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体外模型实验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方法

    2 位不同年资的医师分别通过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和徒手对甲状腺结节体模中的目标进行穿刺实验,每人分别做10 次穿刺。采用t 检验对比2 种穿刺方式的穿刺针尖定位误差、针轴角度误差以及操作时间的差异,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不同年资医师使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行穿刺实验的一致性。

    结果

    机器人辅助比徒手穿刺精准度更高,但操作时间更长,两者针尖定位误差为(0.62±0.26)mm vs (1.29±0.38)mm,针轴角度误差为(1.04±0.63)°vs (2.01±0.86)°,平均操作时间为(26.45±12.44)s vs (20.58±9.86)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187、P<0.001;t=3.409、P=0.003;t=-2.289、P=0.034)。不同经验的操作者利用机器人辅助系统穿刺,在针尖定位误差和操作时间上均具有极佳的一致性[ICC(95%可信区间)=0.783(0.126~0.946)、0.903(0.610~0.876)]。

    结论

    与徒手穿刺相比,使用机器人辅助系统穿刺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但使用机器人辅助系统增加了操作时间。

  • 18.
    《AIUM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实践参考(2024 版)》解读
    于静淼, 陈涛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32-83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2
    摘要 (225) HTML (16) PDF (1971 KB) (77)
  • 19.
    基于超声的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癌HER2 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
    聂全禹, 李明星, 刘莹, 王慧, 陈媛媛, 周鸿, 周洋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12): 1103-111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12.002
    摘要 (222) HTML (10) PDF (2213 KB) (39)

    目的

    探讨瘤内及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对于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4 月至2024 年3 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乳腺癌的403 例患者的资料,将403 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训练集282 例和验证集121 例。在常规超声显示肿瘤最大长轴切面勾画获得瘤内感兴趣区,沿肿瘤边界向外扩张3 mm 得到瘤周感兴趣区,从上述感兴趣区中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通过Mann-Whitney U 检验、Pearson 相关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进行特征降维,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HER2 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临床病理指标,筛选出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将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构建联合模型。通过ROC 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

    瘤内模型、瘤周模型、瘤内+瘤周模型、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86、0.848、0.749、0.861,在验证集的AUC 分别为0.733、0.739、0.839、0.704、0.84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具有最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未偏离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拟合度较好(P=0.209)。

    结论

    综合考虑乳腺癌瘤内及瘤周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可在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患者HER2 表达状态,结合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20.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包艳娟, 杨小红, 张涛, 赵胜, 张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 (09): 859-86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9.006
    摘要 (203) HTML (4) PDF (2034 KB) (28)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临床特征。

    方法

    2013 年1 月至2022年6 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由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32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斜隔发生于左侧者14 例,右侧18 例。手术方式:22 例行单纯阴道斜隔切除术。10 例行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斜隔切除术,其中因宫颈闭锁或发育不良行患侧子宫切除术4 例,因肾盆腔异位并发育不良、输尿管异位开口行患侧肾和输尿管切除术2 例。超声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综合分析:(1)生殖系统:子宫畸形为双子宫22 例,完全纵隔子宫7 例,双角子宫3 例;并发斜隔侧宫颈闭锁2 例,宫颈发育不良8 例;并发隔后腔积液30 例,宫腔积液21 例,输卵管积血17 例,输卵管积脓2 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5 例,盆腔粘连10例。(2)泌尿系统:32 例均合并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其中肾缺如29 例,肾囊性发育不良1 例,肾盆腔异位并发育不良、输尿管异位开口2 例。分型:Ⅰ型无孔斜隔型14 例,超声诊断准确;Ⅱ型有孔斜隔型9 例,超声显示阴道斜隔瘘口1 例;Ⅲ型无孔斜隔合并子宫颈瘘管型7 例,超声显示宫颈瘘管2 例;Ⅳ型子宫颈闭锁型2 例,超声显示双子宫、双宫颈畸形1 例。超声能准确诊断子宫畸形、阴道积液、宫腔积液、盆腔内病灶及肾缺如、囊性发育不良、肾盆腔异位等,部分阴道斜隔瘘口及宫颈瘘管可显示,但超声分型仍然困难。

    结论

    超声检查为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首选且可靠的方法。

阅读排行

更多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